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據地的意思、據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據地的解釋

(1).以手按着地;席地而坐。《漢書·隽不疑傳》:“登堂坐定, 不疑 據地曰:‘竊伏海瀕,聞 暴公子 威名舊矣,今乃承顔接辭。’” 王先謙 補注引 周壽昌 曰:“據地,以手下據。古人席地而坐, 不疑 因進戒辭,故先據地以示敬。”《三國志·魏志·夫馀傳》:“譯者傳辭皆跪,手據地竊語。” 清 姚鼐 《<食舊堂集>序》:“一日,值天寒晦,與先生及 遼東 朱子潁 登城西 黑窰廠 ,據地飲酒,相對悲歌至暮。”

(2).占據地盤。 明 高濂 《玉簪記·南侵》:“一聲長笑海天秋,擁旌旄龍争虎鬭,鑿門占旺相,據地阻咽喉。” 魯迅 《而已集·憂“天乳”》:“但現在的有力者,也有主張女子剪發的,可惜據地不堅。同是一處地方,甲來乙走,丙來甲走,甲要短,丙要長,長者剪,短了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據地”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以手按地或席地而坐
    這一含義源自古代文獻記載,指人用手支撐地面或直接坐在地上的姿勢。例如《三國志》描述倭人“傳辭說事,或蹲或跪,兩手據地,為之恭敬”。該用法多用于描述特定禮儀或生活習慣。

  2. 占據地盤
    指通過武力或策略控制某一區域。例如魯迅在《而已集·憂“天乳”》中提到“據地阻咽喉”,形容勢力割據。近代也用于軍事場景,如“戰火繼續在利比亞肆虐……據地攻擊平民”。


二、使用與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例句,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教育平台。

網絡擴展解釋二

《據地》的意思

《據地》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來形容或指代一塊被某種力量所掌控的地方。它可以指政權、勢力、組織或個人在某一特定地區内建立和維護的基地,用于實施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活動。

《據地》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據地》這個詞由部首“扌”和“土”組成。它的拼音是"jù dì"。它的總筆畫數是10。

《據地》的來源

《據地》一詞源于古代軍事用語。在戰争時期,指的是某一方勢力所占領并控制的一片地區,用作後方補給、休整和作戰基地。

《據地》的繁體字形

《據地》的繁體字為「據地」。

《據地》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有所變化,所以《據地》的古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稍有不同。古時候的寫法較為複雜,無論是部首形狀還是筆畫順序都有所不同。

《據地》的例句

1. 革命隊伍在山區建立了堅固的據點,成為他們進行革命活動的重要據地。

2. 這座城市是犯罪團夥的據地,警方正在采取措施加強治安。

《據地》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據點、據守、駐地

近義詞:陣地、立足點、屯墾地

反義詞:喪失、失地、失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