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噬膚的意思、噬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噬膚的解釋

(1).施刑恰當。《易·噬嗑》:“噬膚滅鼻,無咎。” 王弼 注:“噬,齧也。齧者,刑克之謂也。處中得位,所刑者當,故曰噬膚也。” 孔穎達 疏:“膚,是柔脆之物,以喻服罪受刑之人也。”

(2).比喻關系親近。《漢書·佞幸傳·董賢》:“﹝ 哀帝 ﹞遂冊免 明 ( 丁明 )曰:‘……有司緻法将軍請獄治,朕惟噬膚之恩未忍。’” 顔師古 注:“噬膚者,言自齧其肌膚。詔雲,為 明 是 恭後 之親,有肌膚之愛,是以不忍加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噬膚”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施刑恰當

指刑罰執行得當、順利無礙。該義項源于《易經·噬嗑》中的卦象描述:“噬膚滅鼻,無咎。” 王弼注解為“處中得位,所刑者當”,即以咬噬柔嫩皮膚比喻刑罰恰當,受刑者服罪無怨。孔穎達進一步解釋:“膚”象征柔脆之物,代指服罪之人,強調刑罰的合理性。

二、比喻關系親近

用于形容親密的人際關系,尤其指因情感深厚而不忍施加懲罰。例如《漢書》記載漢哀帝因與丁明有“噬膚之恩”(如自咬肌膚般的親近之情),不忍對其治罪。顔師古注稱此為“肌膚之愛”,突顯血緣或情感上的緊密聯繫。


補充說明:現代漢語中,“噬”多指“咬”的動作,而“噬膚”作為古語詞彙,其使用場景多見于文獻或特定語境,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噬膚的意思

噬膚(shì fū)是一個漢語詞彙,形容某種巨大的疼痛或劇烈的煎熬,其本義是指一種極度痛苦的感覺,好像有一種力量在咬嚼或刺紮肌膚。

部首和筆畫

噬膚這個詞由“口”(kǒu)和“月”(yuè)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11。

來源

噬膚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傳說和文學作品中,形容了一種痛苦到極點的感覺。後來,它被廣泛運用于描述人們痛苦、煎熬的心情和生活境遇。

繁體字

噬膚的繁體字為「噬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噬膚的寫法略有不同。它的古漢字形式為「嗍膚」。

例句

1. 失戀的痛苦讓他感到心如噬膚,難以承受。

2. 那個殘忍的戰場讓士兵們體驗了真正的噬膚之痛。

組詞

噬心、噬骨、噬魂、噬血、噬咬等。

近義詞

折磨、蹂躏、煎熬、痛楚。

反義詞

如願以償、甘之如饴、心曠神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