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門軍的意思、排門軍的詳細解釋
排門軍的解釋
南唐 時逐戶征發的兵士。 宋 龍衮 《江南野錄》:“王師圍急,乃招百姓老弱能披執者,謂之排門軍。” 宋 陸遊 《南唐書·後主本紀》:“至是又大蒐境内,自老弱外,皆募為卒,號排門軍。”
詞語分解
- 排的解釋 排 á 除去,推開:排出。排斥。排水。排外。排擠。排山倒海。排憂解難。 擺成行列:排列。排隊。排字。排印。排筆。排場。 排成的行列:排頭。前排。 軍隊的編制單位,“班”的上一級。 練習演戲:排戲。 竹
- 門軍的解釋 守門的士兵。 元 劉緻 《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官攢庫子圴攤着要,弓手門軍那一箇無。”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看須知》:“兵房經管門軍、皂快、民壯、舖司、兵驛,遞馬夫等項。”
網絡擴展解釋
“排門軍”是南唐時期的一種特殊兵役制度,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南唐政權在軍事危急時,逐戶強制征發百姓(包括老弱)組成的臨時軍隊。該詞源自宋代文獻記載,如:
- 宋龍衮《江南野錄》提到:“王師圍急,乃招百姓老弱能披執者,謂之排門軍。”
- 陸遊《南唐書·後主本紀》記載:“自老弱外,皆募為卒,號排門軍。”
曆史背景與特點
- 強制征發:以戶為單位強制征兵,覆蓋範圍廣,甚至包含老弱病殘。
- 應急性質:主要用于應對戰争危機,如北宋軍隊圍攻南唐時的臨時動員。
- 戰鬥力有限:征召對象多為非職業軍人,軍事素養較低,實際作戰能力較弱。
其他說明
-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成語,形容“相互勾結的群體”,但這一用法缺乏曆史文獻支撐,可能為現代衍生義。
- 詞語結構:“排門”指挨家挨戶,“軍”即兵士,整體體現強制征兵的制度特征。
建議結合《江南野錄》《南唐書》等原始史料進一步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排門軍》的意思
《排門軍》是指古代中國曆史上排斥外族入侵的軍隊。
《排門軍》的部首和筆畫
《排門軍》中的漢字部首為「門」,筆畫數為8畫。
《排門軍》的來源
《排門軍》這個詞源自古代中國的曆史文獻,具體來源可以在相關曆史書籍中找到詳細的記錄。
《排門軍》的繁體字形式
《排門軍》的繁體字形式為「排門軍」。
《排門軍》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排門軍」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變化。
《排門軍》的例句
1. 在曆史上,排門軍曾多次抗擊外族入侵。
2. 現代的排門軍仍然保持着我國古代傳統的軍事精神。
《排門軍》的組詞
排門、門軍、軍隊
《排門軍》的近義詞
抗敵軍隊、抵禦外敵的軍隊
《排門軍》的反義詞
歡迎外族的軍隊、對外國友好的軍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