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老生的意思、老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老生的解釋

(1) [scholar of advance age]∶老書生

(2) [an elderly character in Chinese opera]∶戲劇角色名。生的一種。指扮演老年男子的角色

詳細解釋

(1).老年之人。 宋 陸遊 《感秋》詩:“老生惜歲月,烈士志功名。” 明 唐順之 《俞孺人傳》:“故 鈿 自童孺時已恂恂若老生。”

(2).老書生。 唐 劉禹錫 《寓興》詩之一:“寄語 何平叔 ,無為輕老生。” 宋 楊萬裡 《暮寒》詩:“老生窮事業,此外豈無他。” 明 高啟 《送孫先生序》:“老生碩儒,竄伏草莽。” 清 錢謙益 《寄劉大将軍》詩:“篋中亦有陰符在,悔挾陳編作老生。”參見“ 老生常談 ”。

(3).指 老子 。《南史·徐勉傳》:“ 老生 雲:‘後其身而身先。’若能爾者,更招巨利。”

(4).傳統戲曲腳色行當。生的一種,扮演中年或老年男性,大都為正面人物。一般挂須。須分黑、黲(灰黑)、白三色,表示年齡差别。按表演藝術特點又可分唱功老生、做功老生和唱做念打并重的靠把老生等等。也稱須生。《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鮑文卿 近前一看,原是他同班唱老生的 錢麻子 。”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上》四:“在 中國 的舊戲裡,同樣是老生,便得分紅袍藍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老生”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基本定義

  1. 年老之人或老書生
    指年長的男性或學識淵博的老學者,常見于古典文獻。例如宋代陸遊《感秋》中的“老生惜歲月”,唐代劉禹錫《寓興》中的“寄語何平叔,無為輕老生”。

  2. 戲曲中的行當角色
    在傳統戲曲(如京劇)中,老生又稱“須生”“正生”,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以挂髯口(胡須)為标志,唱念均用本嗓(真聲)。根據年齡不同,髯口分為黑、黪(花白)、白三色,分别稱為“黑三”“黪三”“白三”。


二、戲曲角色的細分

  1. 髯口與年齡對應

    • 黑三:中年角色(如諸葛亮);
    • 黪三:老年過渡角色;
    • 白三或滿髯(整片胡須):年邁角色(如關羽)。
  2. 文武老生

    • 文老生:以唱功為主,如《空城計》中的諸葛亮;
    • 武老生:兼具武打動作,如《定軍山》中的黃忠。

三、延伸用法


以上信息綜合了戲曲術語、文學用例及現代語義,如需進一步了解髯口分類或經典劇目,可參考戲曲專業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老生

老生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作形容詞,意思是年長、年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老生的部首是老字旁(⺼),總共有四筆。

來源

老生是由“老”和“生”兩個字組合而成。其中,“老”表示年長,“生”表示活着、存在。合在一起表示年長的人。

繁體

老生的繁體字為「老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老生”有一種古體寫法,即将“生”字中間的“⺼”改為了“⺶”。這種寫法在古代較為常見。

例句

1. 他已經是個老生了,享受退休生活。

2. 這位老生還非常健康,看上去比實際年紀要年輕。

組詞

1. 老師:年長并具有教授知識、引導學生的人。

2. 老人:年老的人。

近義詞

長者、耆老、年長者

反義詞

少年、年幼、青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