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農曆正月。《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陽。”
(2).春末夏初。《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琅琊王歌辭》:“孟陽三四月,移鋪逐陰涼。”
“孟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人具有高尚的精神風貌和仁愛之心,源自《孟子·公孫丑下》中孟子對“仁”的闡述,強調關懷他人、心懷善意。這一解釋常見于傳統文化中對理想人格的形容。
在姓名學中,“孟”有“初始”“首月”或“兄弟姐妹中排行最長”之意;“陽”代表光明、溫暖或哲學中的“陽”面,組合後寓意積極向上、心懷寬廣。
如唐代陸羽自述“有仲宣、孟陽之貌陋”,此處“孟陽”借指古代人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提示:以上内容綜合了多個權威來源,若需查看完整信息,可參考、2、3、4、5、6、8的原始内容。
《孟陽》一詞指的是春季陽光明媚、氣候宜人的景象。它代表着生機勃勃、陽光明媚的季節。
《孟陽》一詞的拆分部首為“子”和“日”,其中“子”為輔助部首,而“日”為主部首。它的筆畫總數為11畫。
《孟陽》一詞出自《山海經·西山經》。在古代的文獻中,這個詞主要用來形容春天的明媚景色。
繁體字是指在書寫過程中保留了傳統字形的字體。《孟陽》的繁體字形為「孟陽」。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孟陽》在古代的寫法為「孟陽」,其中「陽」字的上方有一個附加的部分,使其與現代寫法有所差異。
1. 春天的孟陽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
2. 今天的天氣真是個孟陽的好時光,我們出去郊遊吧!
1. 孟冬:指冬季的開始,寒冷的季節。
2. 孟夏:指夏季的開始,氣溫逐漸升高的季節。
3. 孟秋:指秋季的開始,溫度逐漸降低的季節。
4. 孟農:指種田的第一個月,開始農事的季節。
1. 春風習習:形容春天的微風輕柔愉悅。
2. 明麗:形容光彩鮮明、明亮美麗。
1. 寒冷:形容天氣冷,缺乏溫暖。
2. 黯淡:形容光線暗淡,不明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