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bres of lotus root] 藕中纖維
(1).蓮藕折斷後,藕絲仍相連續,因以喻情意綿綿。 唐 韓偓 《春悶偶成十二韻》:“别淚開泉脈,春愁罥藕絲。”《花城》增刑1981年第3期:“一泓海峽,隔斷了多少兄弟情誼,夫妻藕絲。”
(2).彩色名。純白色。 唐 李賀 《天上謠》:“粉霞紅綬藕絲裙,青洲步拾蘭苕春。” 王琦 彙解:“粉霞、藕絲,皆當時彩色名。” 葉蔥奇 注:“藕絲即純白色。” 唐 溫庭筠 《歸國遙》詞:“舞衣無力風斂,藕絲秋色染。”
“藕絲”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重含義,以下從不同角度進行解釋:
藕絲(拼音:ǒu sī)指蓮藕中的纖維,即藕斷裂時出現的絲狀物。這些絲狀物由藕的維管束(螺紋導管及管胞)構成,在顯微鏡下呈螺旋排列的細絲,直徑約3-5微米,含有木質素。藕絲具有彈性,但過度拉伸易斷裂。
根據生物學研究,藕絲是藕的螺紋導管和管胞次生壁拉伸形成的帶狀結構,負責運輸水分和養分。其形成與雙子葉植物木質部的特殊構造有關,染色實驗顯示藕絲含木質素。
藕絲纖維曾被用于紡織領域,與棉混紡後可優化材料特性,形成獨特質感。
擴展知識:成語“藕斷絲連”即源于藕絲的特性,形容表面斷絕關系,實際仍有牽連。
《藕絲》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由蓮藕制成的絲狀物。藕是蓮的球莖,通常藕絲是指從藕中提取的纖維,用于制作細藕絲線、繩索等。
《藕絲》中的“藕”字是由草字頭和艹字旁組成,草字頭表示植物,艹字旁表示植物的草葉。草字頭在右側,艹字旁在左側;拆分成4個筆畫。
“絲”字則由一橫一豎兩畫組成。
《藕絲》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的農業文化,蓮藕是中國傳統食物之一,同時藕絲在古代也常用于制作織物和絲線。因此,藕與絲的結合形成了“藕絲”一詞。
繁體字中的《藕絲》為《藕絲》。
在古代,藕絲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明顯變化。
1. 她穿着一條藕絲制成的漢服。
2. 這支畫筆的毛是由藕絲制成的。
3. 藕絲線織成的織品非常柔軟且堅韌。
藕節、藕粉、藕絲娃娃、藕絲線、藕斷絲連
藕絲絹、藕絲線、藕絲繩
絹布、麻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