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牛山的意思、牛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牛山的解釋

山名。在今 山東省 淄博市 。 春秋 時 齊景公 泣 牛山 ,即其地。 三國 魏 曹植 《感節賦》:“唯人生之忽過,若鑿石之未燿。慕 牛山 之哀泣,懼 平仲 之我笑。”《晉書·慕容德載記》:“﹝ 慕容德 ﹞北登 社首山 ,東望 鼎足 ,因目 牛山 而嘆曰:‘古無不死!’愴然有終焉之志。” 唐 杜牧 《九日齊山登高》詩:“古往今來隻如此, 牛山 何必獨霑衣。” 明 何景明 《九日同馬君卿登高》詩:“ 牛山 元有恨,休訝淚長流。”參見“ 牛山歎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牛山”的詳細解釋如下,綜合多個來源信息整理:

一、地理位置與基本含義

  1. 山東淄博牛山
    位于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南,海拔174米,緊鄰齊國故都臨淄(今臨淄區)。自春秋時期即為曆史名山,因齊景公登山感懷人生短暫而聞名,清代被列為“臨淄八大景”之一。

  2. 陝西安康牛山
    又稱牛頭山,位于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五裡鎮,主峰海拔1547.6米,是安康四大名山之一。山勢險峻,以“牛山疊嶂”著稱,現存牛山廟、望京石等古迹。

  3. 其他地區的牛山
    如武漢牛山(以梯田農耕文化為特色)、江蘇東海牛山(原名萬花山,傳說與金牛相關)等,但曆史影響較小。


二、曆史典故與文化意義

  1. 齊景公泣牛山
    春秋時期,齊景公登臨牛山北望國都,感傷人生短暫而落淚,後成為文人詠歎的經典意象。如唐代杜牧詩句“牛山何必獨霑衣”即化用此典。

  2. 姜太公與神牛傳說
    傳說姜太公受封齊國時,迷路之際得神牛引路至淄河邊,神牛化為牛山。另一傳說與黃帝戰蚩尤相關,夔牛遺骨埋于山下,故得名。

  3. 安康牛山的文化遺迹
    主峰望京石相傳為黃巢起義練兵盟誓處,另有金牛洞、太子墳等傳說,道教廟宇牛山廟始建于唐代,曆代多次重修。


三、文學與哲學引用

  1. 詩詞中的意象
    曹植《感節賦》、李白《幽澗泉》、杜牧《九日齊山登高》等均以牛山寄托人生感慨。

  2. 哲學隱喻
    《孟子·告子》以“牛山濯濯”比喻本性被破壞,後引申為事物荒蕪或人秃發的狀态。


四、總結

“牛山”一詞需結合具體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牛山

牛山,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種含義。在本文中,我們将詳細介紹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形、古時候的寫法、例句,并列出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牛山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牛字旁,在該詞中表示與牛相關的含義;右邊是山字旁,表示與山有關的意思。按照筆畫順序,牛山一共有6畫。

來源

牛山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在古代,牛山原指以山為背景,牛群在山間奔馳的景象;後來逐漸引申為指以山突起如牛背形狀的山峰。牛山在古代文獻中有多次出現,具有特定的地理意義和文化内涵。

繁體

牛山的繁體字形為「牛山」,與簡體字形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牛山的寫法和現代相比略有不同。書法家和古代文獻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寫法,如「牜山」、「⺧山」等。這些寫法在古代演變過程中逐漸被統一。

例句

1. 那座高聳入雲的牛山,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

2. 他在牛山間放牧牲口,度過了平靜的一天。

3. 這裡的牛山氣勢磅礴,給人一種宏偉的感覺。

組詞

1. 牛角(指牛的角)

2. 牛奶(指牛産生的奶)

3. 山脈(指連綿起伏的山地)

近義詞

羊山、牧山(表示類似的山地景觀)

反義詞

平原(與山相對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