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自我推許很高。《晉書·劉惔傳》:“ 桓溫 嘗問 惔 :‘ 會稽王 談更進邪?’ 惔 曰:‘極進,然故第二流耳。’ 溫 曰:‘第一復誰?’曰:‘故在我輩。’其高自标置如此。”亦作“ 高自标樹 ”、“ 高自标譽 ”。《新唐書·王義方傳》:“淹究經術,性謇特,高自标樹。” 明 袁宏道 《叙姜陸二公同適稿》:“ 元美 兄弟繼作,高自标譽,大聲壯語, 吳中 綺靡之習,因之一變。”
“高自标置”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 $$gāo zì biāo zhì$$,源于《晉書·劉惔傳》。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人自我評價過高,将自己放在超越實際的位置,帶有自視甚高、自我标榜的意味。例如,提到“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而進一步解釋為“自我估價很高,形容自我标榜的行為”。
出處與典故
出自《晉書·劉惔傳》:桓溫問劉惔會稽王(司馬昱)的才學如何,劉惔評價其為“第三流”,并稱“第一流”應屬自己這類人。原文“其高自标置如此”即點明其自視甚高的态度。
語法與用法
應用示例
如中例句:“其學問便可知了!隻是為人卻高自标置得很,等閑的人,也入不得他的眼。” 體現了該成語在描述性格高傲時的語境。
補充說明
該成語與“高自位置”同義,均強調擡高自我地位的心理狀态。需注意在口語和書面中使用時,多含貶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晉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