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備員的意思、備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備員的解釋

[gather together enough people;get a quorum] 湊足人員的數,充數

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詳細解釋

(1).充數;湊數。謂居官有職無權或無所作為。《史記·秦始皇本紀》:“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漢書·申屠嘉列傳》:“為丞相備員而已,無所能發明功名著於世者。”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七:“有司但備員安祿而已。”《續資治通鑒·宋理宗紹定五年》:“右丞 實嘉世魯 ,居相位已七、八年,碌碌無補,備員而已。”

(2).用作任職或任事的自謙詞。《史記·平原君列傳》:“今少一人,願君即以 遂 備員而行矣。” 漢 劉向 《列女傳·趙津女娟》:“妾居 河 齊 之間。世習舟檝之事,願備員持檝。” 宋 秦觀 《祭洞庭文》:“頃緣幸會,嘗厠朝列,備員儒館,承乏史臣。”《續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四年》:“臣前日備員政府,所當共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備員”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bèi yuán,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備用的人員,即作為替補或補充原有人員的存在。該詞由“備”(備用、準備)和“員”(人員)組成,強調“預備性”和“非核心性”。

二、引申用法

  1. 充數或挂名職位
    常見于曆史文獻,指居官卻無實權或無所作為。例如:

    • 《史記·秦始皇本紀》提到“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
    • 東漢光武帝時期“三公之職,備員而已”,說明職位虛設。
  2. 自謙表達
    用于任職或辦事時的謙辭,如《史記·平原君列傳》中毛遂自薦:“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三、現代應用

多用于描述組織機構中輔助性、非核心的崗位,例如企業中的“設備員”“采購員”等需機動調配的職位。


備員既可指實際備用人員,也可引申為虛職或自謙表達,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史記》《漢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備員(bèi yuá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備"部和"員"部組成。 "備"的部首是"貝",總筆畫數為8畫。它的繁體字是"備"。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備"的字形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結構基本保持不變。 "員"的部首是"口",總筆畫數為7畫。它的繁體字是"員"。 "備員"的意思是備份,即做好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做好備用人員的調度安排。 一些關于"備員"的例句包括: 1. 我們需要一些備員,以備不時之需。 2. 在緊急情況下,備員可以迅速頂替缺席的人。 3. 請将備員名單提交給主管,以便他們做好人員調動。 "備員"的一些近義詞包括備用人員、替補、補充人員等。而反義詞則可以是主力人員、核心人員等。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