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惇明的意思、惇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惇明的解釋

勸勉昌明。語本《書·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 明 李東陽 《送憲副李君提學浙江序》:“倫6*理名教欲其惇明,風氣習尚欲其陶鑄。”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惇明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惇明”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ūn míng,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基本釋義


出處與延伸

  1. 文獻來源

    • 最早出自《尚書·武成》,原文為“惇信明義,崇德報功”,意為推崇信義、彰明道德()。
    • 明代李東陽在《送憲副李君提學浙江序》中進一步引申,提到“倫理名教欲其惇明,風氣習尚欲其陶鑄”,強調通過教化使社會風氣向善()。
  2. 用法示例

    • 多用于古文或正式語境,描述通過德行教化實現社會昌明的過程。例如:“欲使民風惇明,必先崇德立信。”

網絡解釋補充


“惇明”一詞承載了儒家文化中“以德化人”的思想,既可用于描述個人品德的修養,也可指代社會道德體系的構建。如需更完整的文獻例證,可參考《尚書》及李東陽相關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惇明(dūn míng)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言行忠誠正直。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 - 惇字的部首是心部(⺗)和旬部(日)。心部表示與情感、思維相關的字,旬部則表示與時間、日、月相關的字。 筆畫: - 惇字一共有11個筆畫。筆畫是指書寫漢字時所需的線條次數,惇字的筆畫較多,需要按照一定次序書寫。 來源: - 惇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論語·衛靈公》中。在該篇章中,孔子對于衛靈公的行為表現出惇敦的贊賞和認可。 繁體: - 在繁體字中,惇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不同,但是惇字的基本構造和現代寫法相似,沒有太大差異。 例句: - 他一直以惇明的品質受人尊敬。 - 惇明的行為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組詞: - 惇情(dūn qíng):指真誠的情感或感情。 - 忠惇(zhōng dūn):指忠誠正直的品德。 近義詞: - 忠誠(zhōng chéng):表示對于事物或人的忠心和信任。 - 正直(zhèng zhí):表示言行端正、不偏不倚。 反義詞: - 虛僞(xū wěi):指言行不真實、不真誠。 - 不正直(bù zhèng zhí):表示不誠實、不忠實。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