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心等待。 宋 許棐 《浣溪沙》詞:“方向柳邊揉碧縷,又從花畔并紅腮。不知凝待阿誰來。”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彭海秋》:“天大明,見馬上有小錯囊,探之,得白金三四兩。買食凝待,不覺向午。”
“凝待”是一個漢語詞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凝待”指專心等待,強調在等待過程中保持專注、靜止的狀态。
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描述人物在等待時不發出聲響、無多餘動作的情景。例如:
“凝待”不僅表達等待的行為,更強調等待時的專注與靜谧,常見于古典文學,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適合需要突出情感深度的書面表達。
《凝待》是一個包含兩個漢字的詞語,意為等待并保持靜止狀态,表達了一種靜靜地等待的心境。
《凝待》的第一個字“凝”,是由冫部和疑部組成,包含10個筆畫;第二個字“待”,由彳部和寺部組成,包含9個筆畫。
《凝待》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形容人們等待事物發生時的靜止狀态。
《凝待》的繁體字是「凝待」,同樣由冫部和疑部組成的「凝」,以及由彳部和寺部組成的「待」組成。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凝待》的古代寫法是「凝呆」,意義相同,表示等待并保持靜止狀态。
1. 他靜靜地凝待着父母的歸來。
2. 她凝待着春天的到來,期待着春花的盛開。
3. 在甯靜的夜晚,他凝待着星星的閃爍。
1. 凝視:專注地注視某物。
2. 凝重:形容嚴肅莊重的狀态。
3. 深情凝望:用深情的目光注視着某人或某物。
等候、駐足、坐視、靜待。
行動、急迫、追求、拔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