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占之書的意思、不占之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占之書的解釋

指谶書。《後漢書·張衡傳》:“律曆、卦侯、九宮、風角,數有徵效,世莫肯學,而競稱不占之書。” 李賢 注:“謂競稱讖書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占之書”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詞彙,特指《焦氏易林》這部漢代典籍。其含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 字面與核心含義:

    • “不占”:指不需要進行複雜的占卜操作(如傳統的揲蓍布卦)。
    • “書”:指書籍、典籍。
    • 合義:指《焦氏易林》這部書提供了一種無需繁瑣占卜步驟即可直接查得占卜結果的獨特方式。使用者隻需根據所占得的具體卦象,在書中查找對應的“林辭”(即詩句),即可獲得吉兇禍福、事态發展的解釋或預言,省去了傳統《周易》占卜中分析卦爻辭的複雜過程。因此,它被譽為“占筮之捷徑”。
  2. 特指對象:

    • “不占之書”幾乎成為《焦氏易林》的代名詞或别稱。該書由西漢學者焦延壽(字贛)所著,是對《周易》六十四卦的每一卦,再推演為六十四種變化(共4096種變化),并為每一種變化配上一首四言詩(林辭)。這些林辭内容豐富,包含哲理、典故、社會現象等,其目的就是供人直接查閱占斷結果。《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評述《焦氏易林》時明确指出:“蓋《易》于象數之中别為占候一派者,實自贛始。… 實後來‘以錢代蓍’之祖,… 故今人猶有用其法者。蓋其書雖以《易》筮得名,而實則《易》外别傳,與龜策、雜占同類。… 然其書實為占筮而作,… 謂之‘不占之書’可也。” (來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子部·術數類二·焦氏易林》)
  3. 價值與文化意義:

    • 《焦氏易林》作為“不占之書”,在易學發展史和占卜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簡化了占卜流程,使其更易于操作和普及,是象數易學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 其四千多首林辭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包含了大量漢代及更早時期的社會生活、思想觀念、神話傳說等信息,是研究漢代文學、曆史、民俗、語言的寶貴資料。《古漢語大詞典》在解釋相關條目時亦會引用其文句作為例證。(來源:《古漢語大詞典》相關詞條釋義及書證)
    • 它體現了古人試圖将深奧的易理轉化為更直觀、更易用的實踐工具的智慧。

“不占之書”特指漢代焦延壽所著的《焦氏易林》。其核心含義在于,這部書提供了一種獨特的占卜方式——使用者無需進行傳統《周易》占卜中複雜的揲蓍布卦和卦爻辭分析,隻需根據所占得的特定卦象,直接在書中查找對應的四言詩(林辭),即可獲得關于吉兇禍福、事态發展的解釋或預言。因此,《焦氏易林》被譽為占卜的“捷徑”,是易學象數派的重要著作,并因其豐富的林辭内容而具有重要的文學、曆史和文獻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不占之書”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谶書(chèn shū)。谶書是古代預言吉兇、推測未來的神秘文獻,内容多含隱語或象征性圖示,常與占卜、天象等關聯。

  2. 出處與背景
    源自《後漢書·張衡傳》:“律曆、卦侯、九宮、風角,數有徵效,世莫肯學,而競稱不占之書。”李賢注釋為“谶書”,表明該詞在漢代已用于指代非正統占卜類的預言典籍。

  3. 應用範疇
    古人将谶書視為“不占之書”,因其内容并非通過常規占卜手段(如卦象、星象)推演,而是直接以隱晦文字或符號呈現預言,故稱“不占”。

  4. 補充說明

    • 拼音:bù zhàn zhī shū(部分文獻誤作“bù zhān”,需以權威注音為準)。
    • 該詞在古籍中多含貶義,暗指此類書籍缺乏實證依據,如張衡曾批判時人推崇谶書而忽視科學觀測的現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谶書的具體内容或曆史案例,可參考《後漢書》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跋語飙升不可企及長坂敞臉遲疑顧望傳名初考春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漣而不妖打雞窩大老丹旗丹厓杜房二十四番花信鳳實分至點官叙豪悍花剛石回跌渾蛋交雜夾裙九九歸一峻壁開門見山隴樹喽喽樓樐亂辭蘆笳洛水胪言名駒摩拟磨扇墜着手齧缺評薪青錢選衢塞榮典宂阘瑞草魁燒劫十三環金帶室宅受阻速遞速快苔暈燙發湯茗蝭母頭回微塵韋革猥酒謝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