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播鼗鼓的意思、播鼗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播鼗鼓的解釋

貨郎用以招引顧客的小搖鼓。 清 李漁 《風筝誤·驚丑》:“滿手持來滿袖裝,清晨買到日昏黃,手中隻少播鼗鼓,竟是街頭賣貨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播鼗鼓"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深度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詞源學、器物形制和文獻用例三個維度解析:

一、詞義溯源 "播"本義為搖動、擊打,《說文解字》釋作"搖也";"鼗"為古代樂器名,《周禮·春官》鄭玄注載"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搖之,旁耳還自擊",形制類今之撥浪鼓。二字連用構成動賓結構,特指搖動鼗鼓的動作。宋人陳旸《樂書》卷一百三十記載:"鼗有柄,旁綴兩耳,搖之以自擊",印證其演奏方式。

二、器物形制 據《釋名·釋樂器》描述:"鼗,導也,所以導樂作也",說明其在禮樂中的前導功能。考古發現的漢代陶俑常作播鼗狀,如山東濟南無影山出土樂舞雜技俑群中,即有伎人單手搖鼗的形象。該樂器由木制鼓身、雙面蒙皮、貫柄及旋轉雙耳構成,搖動時雙耳撞擊鼓面發聲。

三、禮樂應用 《禮記·王制》載:"天子賜諸侯樂,則以柷将之;賜伯、子、男樂,則以鼗将之",可見其在周代禮制中的等級象征。漢代宮廷樂府設"鼗鼓員"專職,唐代十部樂中清商伎仍沿用此器。宋元以降逐漸演化為民間說唱伴奏樂器,明清戲曲文獻中常見"播鼗"用于曲藝開場。

網絡擴展解釋

“播鼗鼓”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字面含義(實物工具)

指貨郎用來招攬顧客的小搖鼓,即傳統撥浪鼓。例如清代李漁在《風筝誤·驚丑》中描述:“手中隻少播鼗鼓,竟是街頭賣貨郎!”。


二、成語含義(比喻用法)

作為成語時,比喻宣揚或宣傳行為。


注意事項

  1. 兩種含義需結合語境區分:實物指具體工具,成語則為抽象比喻。
  2. 部分資料可能混淆拼音,正确發音為bō táo gǔ。

别人正在浏覽...

巴陵八磚學士弊民不如志侪輩長價鈔邏沉痼程校持衰蟲蛆愁蹙稠人廣坐牀上安牀春旆憚避誕乳馮長樂浮攤沽略闬闳翰學懷哺皇父回皇禍邸簡椠見天見矯讬解纍節亮激峻胫脡謹閲捐輸柯半爐坑馬見愁莽鹵慢騰斯禮芼羹毛毼耄朽梅家藝綿裡裹針靡勞臬司袍領被發左衽撲曲氣毬删裁上層社會上下同門聖人之徒深謀遠慮水八陣司詭祥氣鹹與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