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操堅貞。《梁書·文學傳下·劉峻》:“﹝ 馮敬通 ﹞雄才冠世,志剛金石;餘雖不及之,而節亮慷慨,此一同也。”
“節亮”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jié liàng,主要用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具有光明磊落的特質。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節亮”由“節”和“亮”兩字組成:
該詞強調節操堅貞,尤其在面對誘惑或困境時,仍能保持高尚的道德操守。例如《梁書·文學傳下·劉峻》中提到:“餘雖不及之,而節亮慷慨,此一同也”,通過對比馮敬通的才華,凸顯自身在節操上的堅定。
“節亮”最早見于南朝史書《梁書》,後逐漸演變為成語,成為評價人物品行的重要詞彙。
“節亮”不僅是對品格的贊美,也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道德自律和光明正大的推崇。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古籍用例或相關詞語,可參考《梁書》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節亮》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明亮、光明。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節”和“亮”。
我們來看一下《節亮》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節:部首為“艹”,總筆畫數為4。
亮:部首為“八”,總筆畫數為11。
《節亮》來源于古代漢字,它是根據事物的光明、明亮之意而組合而成的。
繁體字“節亮”是《節亮》的另一種寫法,它用了更多的筆畫來表達同樣的意思。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節亮》這個詞,古代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
這裡給出一些使用《節亮》的例句:
1. 他拉開了窗簾,屋内立刻變得節亮起來。
2. 新年的燈籠使整個村莊都格外節亮。
3. 在黑暗的巷子裡,她看到了一道節亮的光。
下面是一些與《節亮》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明亮、光線、光亮
近義詞:明亮、光亮、燦爛
反義詞:黑暗、昏暗、暗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