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芼羹的意思、芼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芼羹的解釋

用菜和肉做成的羹。芼,通“ 毛 ”。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羹臛法》:“食膾魚蓴羹:芼羹之菜,蓴為第一。” 宋 王安石 《次韻約之謝惠詩》:“聞説芼羹臛,芬香出鄰壁。” 清 錢謙益 《先太淑人述》:“饘酏芼羹,手自調糝,遣侍婢視其食否以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芼羹”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1. 基本詞義
指用蔬菜和肉類混合烹制而成的羹湯。其中“芼”通“毛”,意為野菜或未經精細加工的菜類,如《齊民要術》提到“蓴(莼菜)為第一”,可見選材注重時令野菜。

2. 曆史文獻記載

3. 現代釋義
現代詞典(如《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菜肉羹”,強調其原料組合的樸素性。

補充說明
“芼”字本身讀作“mào”,既可表示“以菜雜肉為羹”,也有“拔取(野菜)”的動作含義。該詞現已不常用,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文化研究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齊民要術》等古代農書或飲食文化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芼羹是什麼意思

《芼羹》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用芼(qǐ)苗熬制的稠糊食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芼羹》的部首是艹和⺶,其中艹是植物部首,⺶是水部首。筆畫數分别是3和12。

來源

《芼羹》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鄭矩的《齊民要術》一書。讀者們從中可以獲得關于農業生産和家庭經濟的指導。

繁體

《芼羹》的繁體字為「蕎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未統一,可以使用不同的形體來表示。《芼羹》的古代寫法可以是「芼羹」或「荍羹」。

例句

1. 祖母親熬制了一大碗芼羹,充滿了家的溫暖味道。

2. 這家餐館的芼羹味道鮮美,引來了許多食客。

組詞

芼羹并沒有常用的組詞。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羹湯、糊湯。

反義詞

反義詞為清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