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名。 周幽王 時的卿士、寵臣。《詩·小雅·十月之交》:“ 皇父 卿士, 番 維司徒。”後因借指寵幸之臣。《漢書·谷永傳》:“後宮親屬,饒之以財;勿與政事,以遠 皇父 之類。”
(2).複姓。即 皇甫 氏。 唐 白居易 《安定皇甫公墓志銘》序:“ 戴公 之子曰 皇父 ,因字命族為 皇父氏 。至 秦 徙 茂陵 ,改父為甫。”參見“ 皇甫 ”。
“皇父”一詞的含義需結合曆史與姓氏演變來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
周幽王時期的卿士
根據《詩經·小雅·十月之交》記載,“皇父”是西周幽王時期的權臣,與司徒“番”并列,因受寵而掌握大權。後世常以“皇父”代指得勢的寵臣,如《漢書·谷永傳》中将其類比為需遠離的佞臣。
複姓來源
“皇父”是古代複姓之一,唐代白居易在《安定皇甫公墓志銘》中提到,該姓氏源于戴公之子“皇父”,後因遷徙至茂陵改姓為“皇甫”。這一演變過程表明“皇父”與“皇甫”同源。
部分資料(如)提到“皇父”可指“皇帝的父親”,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姓氏研究,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或誤讀,需謹慎使用。
“皇父”的核心含義為曆史人物及複姓,其借代用法多用于文獻批評權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詩經》《漢書》及唐代墓志銘等原始文獻。
《皇父》一詞是指皇帝的父親,也就是皇帝的祖父。在中國古代,皇父是皇帝的親輩長輩,擁有極高的地位和權力。
《皇父》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一是“白”字的“白”部,表示領導地位;二是“父”字的“父”部,表示父親。總共有12筆。
“皇父”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最早出現在周朝時期。在當時,皇父作為皇帝的祖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外,對于繁體字來說,“皇父”一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些許差異。對于《皇父》這個詞來說,早期的寫法中,“父”字的下部畫形似“廣”,上部畫形似“八”,形狀更類似“宀”。後來,形狀逐漸演變為現今的樣子,即左右兩邊為“父”,中間為“八”形狀的“丷”。
1. 他的皇父曾經是一位傑出的統治者。
2. 皇父的智慧和領導才能深深影響着皇帝。
3. 他得到了皇父的稱贊和嘉獎。
皇家、父親、皇室、君王、祖父、統治者
皇祖、祖皇、皇爺、皇公
皇子、後嗣、繼承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