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粗疏;馬虎。 唐 寒山 《詩》之一六一:“男兒大丈夫,作事莫莽鹵。” 宋 王禹偁 《觀鄰家園中種黍示嘉祐》詩:“播種甚莽鹵,苗稼安能起。” 宋 葉適 《太府少卿福建運判直寶谟閣李公墓志銘》:“上玩下怠,施置莽鹵,恐禍不可測。”
(2).模糊不明。 宋 葉適 《寄題锺秀才詠歸堂》:“課兒讀《易》夜參五,香燼銷沉燈莽鹵。”
“莽鹵”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粗疏、馬虎
指做事不細緻、草率隨意。例如:
模糊不明
形容事物輪廓或意義不清晰。例如:
現代漢語中“莽鹵”已極少使用,但在古文閱讀或文學創作中可能作為曆史詞彙出現。若需了解更詳細用例,可參考 中收錄的古典文獻例句。
《莽鹵》這個詞形容一個人或行為粗魯、無禮,不拘小節的意思。
《莽鹵》由“艹”和“鹵”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艹”是植物的意思,“鹵”則是鹽的意思。拆分後可以分為5個筆畫。
《莽鹵》這個詞在古代文獻中沒有特别明确的來源記錄,它可能是一種形容魯莽之人的俗語,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形成。
《莽鹵》的繁體字為「蠎鹵」。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是經常變化的,關于《莽鹵》這個詞沒有記錄其古時候的寫法。
他的舉止粗魯無禮,完全就是個莽鹵。
莽頭莽腦、蠻橫無理、魯莽、無禮、粗魯等。
蠻橫、無理、魯莽、粗暴。
彬彬有禮、謙恭有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