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桃的意思、伯桃的詳細解釋
伯桃的解釋
(1).指 戰國 時 燕 人 左伯桃 。與 羊角哀 為友。聞 楚王 招賢,同赴 楚 ,道中遇雨雪,糧少衣薄,勢難俱生。 伯桃 留衣糧與 哀 ,自入空樹中死。 哀 獨行仕 楚 ,顯名當世,遂啟樹發 伯桃 之屍厚葬之,亦自盡。見《後漢書·申屠剛傳》 李賢 注引《烈士傳》。 唐 羅隱 《兩同書·同異》:“ 瞽瞍 愚而 重華 聖, 盜跖 貪而 柳下 廉, 劉季 困而 紀信 焚, 伯桃 餓而 角哀 死。” 唐 吳筠 《經羊角哀墓作》詩:“ 伯桃 葬 角哀 ,墓近 荊将軍 。”
(2).借指生死與共的朋友。 程善之 《革命後感事和懷霜作即用其韻》:“死作 伯桃 甘共塚,生非 張祿 厭高官。”
詞語分解
- 伯的解釋 伯 ó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父親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對父輩戚友的尊稱:老伯。世伯。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舊時對文章、道德足為表率者的尊稱:“海内
- 桃的解釋 桃 á 落葉小喬木,品種很多,果實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絨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藥:桃兒。桃李(喻所教的學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實至名歸,尚事實,不尚虛名)。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
網絡擴展解釋
“伯桃”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主要依據曆史典故和引申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說明:
一、曆史人物典故(主流解釋)
“伯桃”指戰國時期燕國人左伯桃,他與羊角哀的生死之交故事被廣泛傳頌。據《後漢書》注引《烈士傳》記載:
- 事件背景:二人聽聞楚王招賢,結伴前往楚國。途中遭遇雨雪,糧衣匮乏,難以共同存活。
- 舍己為友:左伯桃将僅有的衣物和糧食留給羊角哀,自己藏身空樹中凍餓而死。
- 後續發展:羊角哀到楚國後受重用,功成名就後返回厚葬伯桃,最終自盡殉友。
此典故衍生出成語“羊左之交”,成為生死至交的代名詞(如唐代吳筠詩句“伯桃葬角哀,墓近荊将軍”)。
二、引申含義
- 象征意義:指代可以托付生死的摯友(如程善之詩句“死作伯桃甘共塚”)。
- 誤用情況:部分現代詞典将“伯桃”單獨解釋為“公正執法”的成語,這可能是對“伯”字官職含義的引申,但缺乏廣泛典故支撐,建議以曆史人物典故為優先釋義。
三、使用建議
在文學或日常表達中,若需強調深厚友誼,優先采用左伯桃與羊角哀的典故;若涉及古代司法公正主題,需結合具體語境謹慎使用“公正”含義。
注:可通過、3查看《後漢書》相關原始文獻引述,、4提供部分現代詞典釋義差異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二
伯桃(bó táo)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大桃子”。它的部首拆分是“大”和“木”,其中“大”表示形容詞的含義,而“木”表示本字是一個與木材相關的字。在伯桃這個詞中,“大”用來形容桃子的尺寸較大,而“木”則表示這個字與桃子的樹木相關。
伯桃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中。它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被列為釋文字之一。在古代的漢字中,伯桃的寫法并不完全與現代相同。古時候的寫法中,“木”字的右邊有三個“于”字旁,表示桃子是在樹木的茂盛之下生長的。
繁體字中,伯桃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不過繁體字的字形稍微繁瑣一些。伯桃的繁體字為「伯梼」。
下面是一個關于伯桃的例句:
在果園裡,我看見了一顆伯桃,它又大又甜。
伯桃的近義詞可以是“巨桃”或“大桃子”,都表示桃子的尺寸較大。而反義詞則可以是“小桃子”或“小果子”,表示桃子的尺寸較小。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助到你!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