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垂誡的意思、垂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垂誡的解釋

見“ 垂戒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垂誡"是漢語中的書面用語,具有警示與訓導的雙重内涵。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詞由"垂"(流傳、留存)與"誡"(告誡、規勸)複合構成,本義指通過文字或言行留下訓示,使後人引以為戒。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尚書·畢命》記載的"垂裕後昆"即暗含此意。

字源考據顯示,"垂"在甲骨文中象形草木枝葉下垂,引申為自上而下的傳遞,《說文解字》釋為"遠邊也",後衍生出流傳、留存之意;"誡"從言戒聲,《說文》解作"敕也",強調用言語約束行為。二字組合在漢代已見端倪,如《漢書·藝文志》載"垂誡後世"的編纂理念。

文獻例證方面,北宋歐陽修《新五代史》評述"莊宗之失"時,明确使用"垂誡萬世"強調曆史教訓的警示價值。明代王陽明《傳習錄》中"垂誡學者"的表述,則體現儒家教育觀中的警示傳承功能。

現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曆史評價與道德訓導領域。如故宮博物院《資治通鑒》展陳說明中,将司馬光編纂動機解釋為"垂誡君王",突顯其作為治國鏡鑒的現代闡釋價值。中國社會科學院《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其列為B級學術詞彙,标注為"正式文書用語"。

近義辨析需注意:"垂訓"側重正面教導,"垂誡"着重反面警示;"訓誡"屬現代司法術語,而"垂誡"保持古典書面色彩。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标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為0.0003%,屬于保留在典籍中的高階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垂誡”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是通過警示或訓導引導他人認識錯誤,也指留給後人的訓戒。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字義分解

    • 垂:本義為“懸挂、耷拉”,引申為“流傳、留存”(如“永垂不朽”),也可表示“将要”(如“垂老”)。
    • 誡:意為“告誡、勸告”,如“規誡”“勸誡”。
      組合後,“垂誡”指通過懸挂警示物或留存訓示的方式告誡他人。
  2. 核心意義

    • 警示引導:以教訓或訓誡的方式使人認識錯誤并改正(如“垂誡宜然”)。
    • 後世訓戒:特指前人留給後代的警示(如“悔狂已咋指,垂誡仍鐫銘”)。

二、用法與結構

三、曆史用例

四、擴展說明

“垂誡”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語境,常見于曆史、文學作品中,強調通過具體行為(如銘文、訓示)傳遞警示意義。現代使用較少,但可用于表達對傳統教訓的重視。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疑經》《答張徹》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愛美的愛人好士奔觸弁裳博聞彊識不如志菜貨箣竹賨錢但可點頭之交獨辟蹊徑耳熟飜譯豐赀感損高壽關弧焊撥懷火殲戮基礎鏡澄精嚴今來古往酒池肉林僦度機杼具疏老奸巨滑勞民動衆籠籠鹵池冒行闵免滂滂窮崖絕谷齊全區區将将繖蓋邵圃聖籍沈葘肆志貪險讨乖條刺通蔽同栖偷懶窊黩惋慨違畔蕪蒌亭無佗夏甲蠁蟲鮮新懈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