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放定的意思、放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放定的解釋

(1).指發放銀兩。定,錠。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拆貯》:“庫吏放定,等陀在星,方許放銀在盤,輕重可以立見。”

(2).舊俗訂婚時,男方給女方送訂婚禮物。《紅樓夢》第八二回:“﹝ 黛玉 ﹞父母死的久了,和 寶玉 尚未放定。”《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公子聽一句應一句,緊記了母親的話,説且慢説方纔放定的事。”亦稱“ 放大定 ”。 老舍 《神拳》第一幕:“老二,告訴你個喜信兒……今兒個 菊香 放大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放定是中國傳統婚俗中的重要環節,專指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正式交付聘禮的儀式性行為。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放定”即“訂婚時男方給女方送聘禮”,其核心意義在于通過物質饋贈确立婚約關系,屬于古代“六禮”中“納征”的民間俗稱。

從民俗學角度分析,“放定”包含三個文化維度:

  1. 契約象征:聘禮中的金銀首飾、綢緞布匹等貴重物品,既體現男方經濟實力,也作為婚約憑證。如《中國民俗文化大觀》記載,北京地區舊俗要求聘禮必含“龍鳳帖”,經雙方家長籤署後産生法律效力。
  2. 禮儀程式:儀式需擇吉日進行,男方由全福人(父母健在、兒女雙全的女性)攜禮單登門,女方收受後回贈鞋帽等物,完成“放小定”到“放大定”的流程演進。
  3. 地域變異:山西《平陽府志》稱此俗為“過禮”,福建《閩雜記》則記載“放定”時需交換庚帖,反映不同地域的文化差異。

據《中華傳統禮儀考》研究,該習俗起源于周代“俪皮為禮”制度,明清時期發展出“放定—插戴—迎妝”的完整婚聘體系。現代婚俗改革後,實物聘禮多簡化為禮金,但“放定”作為婚約成立的象征意義仍被部分地區保留。

網絡擴展解釋

“放定”是一個傳統婚俗用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訂婚儀式的核心環節

指舊時男方在訂婚時向女方贈送禮物的儀式。通常分為兩個階段:

  1. 放小定:初次訂婚時贈送金珠首飾等較輕的聘禮。
  2. 放大定:正式成婚前再次贈送更貴重的聘禮,如銀錠、綢緞等。
    此習俗在《紅樓夢》第八十二回有明确記載:“與寶玉尚未放定”,印證了其在明清時期的廣泛性。

二、特殊曆史語境下的經濟行為

清代文獻中偶見引申為發放銀錠,如《福惠全書》記載官府“放銀在盤”的銀兩稱重流程,這裡的“定”通“錠”。但此用法較為罕見,多見于特定曆史文本。

現代使用情況

如今“放定”一詞多作為民俗文化概念存在于文學、學術讨論中,實際婚俗中已逐漸被現代聘禮形式取代。需要區分的是,部分方言中可能保留類似說法,但具體儀式細節已發生變化。

别人正在浏覽...

兵道博腯藏光瘥瘼趁虛觸塗德谟克拉西滴定阏密訛鬧放潑撒豪朏朏付合附贅縣疣感概觀止鬼把戲橫落嘩名渙散驕蟲驕豪鞿镳蛣蜋盡下謹質局窄科鈔課稅儡然列樓庫鹵化冒昧馬前健冥錠岷益鳥驚魚潰鳥咮盤石桑苞偏介披閱撲馬青燈侵齧時律實實四威儀酸文假醋貪豎同出身銅字頽溏塗塈萬笏蜿轉瓦匜鸮啼鬼嘯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