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摩厲以須 ”。
“摩砺以須”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mó lì yǐ xū(注音:ㄇㄛˊ ㄌㄧˋ ㄧˇ ㄒㄩ),其核心含義是“磨快刀子等待,比喻提前做好準備,等待時機行動”。
詞義與結構
出處與典故
用法與特點
近義詞與關聯詞
如需更深入的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白居易原典)或(現代詞典釋義)。
《摩砺以須》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用須彎曲的石磨摩擦磨削,比喻通過努力與堅持不懈的勤奮工作來磨砺自己,使自己更加強大。
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為“手”,“幹”,“玉”,“冰”,表示了通過人的手,“幹燥”,像玉雕,冰雕那樣磨削須發,讓自己越來越強大。
源于《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蝶與?是胡為善喪其我也?”這篇文章中描述了莊子做了一個夢,夢見他變成了一隻蝴蝶,而他在夢中有着蝴蝶的感受,完全感受到了蝴蝶的世界,感覺自己就是蝴蝶。後來他醒來後,他感到困惑,他不知道他到底是莊周還是蝴蝶。成語《摩砺以須》的來源就是從莊子齊物論出發,寫出莊子這一觀點。
中國傳統的字體中也存在着繁體字《摩砺以鬚》。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來看,《摩砺以須》中的“須”字,字形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古時候的“須”字寫作“鬚”字,字形上更像是用手放在嘴邊的胡子形狀,非常有趣。
例句:他每天都苦練技藝,不停地摩砺以須,終于在比賽中獲得了勝利。
組詞:摩拳擦掌、磨砺前行、锲而不舍。
近義詞:勵志、奮鬥。
反義詞:懶散、消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