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鴛的意思、鴻鴛的詳細解釋
鴻鴛的解釋
鴻序鴛行。比喻朝官的班列。 唐 顔真卿 《正議大夫行國子司業上柱國金鄉縣開國男顔府君神道碑銘》:“乃佐教胄,載光儒門,未登鼐鼎,奄謝鴻鴛。”
詞語分解
- 鴻的解釋 鴻 (鴻) ó 大雁:鴻雁。鴻毛。雪泥鴻爪(喻往事遺留的痕迹)。 大:鴻博。鴻圖。鴻溝。鴻儒。鴻福。鴻運。鴻烈。 指書信:來鴻。 姓。 筆畫數:; 部首:鳥; 筆順編號:
- 鴛的解釋 鴛 (鴛) ā 〔鴛鴦〕水鳥,比鴨小,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民間傳說和文學上用來喻夫妻;又用來稱成偶的東西,如“鴛鴛劍”。簡稱“鴛”,如“鴛侶”(喻夫妻)。 (鴛) 筆畫數:; 部首:鳥;
網絡擴展解釋
“鴻鴛”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óng yuān,屬于古代文學中的比喻性表達。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詞義:由“鴻序”和“鴛行”組合而成,字面指大雁與鴛鴦的行列,比喻朝中官員的班列,強調官員排列有序、等級分明。
- 出處:最早見于唐代顔真卿的《正議大夫行國子司業上柱國金鄉縣開國男顔府君神道碑銘》。
結構與象征
- “鴻”:指大雁,象征秩序與群體性,古時常用于比喻尊貴或宏大的意象(如“鴻儒”“鴻業”)。
- “鴛”:指鴛鴦,因其成雙成對、行列整齊的特性,引申為有序的隊列。
- 組合含義:兩者結合後,特指官員在朝堂上按品級排列的班次,體現古代官制的嚴謹性。
使用語境
- 該詞多用于唐代及以前的文獻中,現代漢語已極少使用。
- 例句:
“未登鼐鼎,奄謝鴻鴛。” —— 顔真卿碑銘(意為“未能位列三公高位,便已辭别朝官行列”)。
補充說明
- 近義詞:鹓鹭(yuān lù,亦比喻官員班列)。
- 相關詞:鴻儒(博學之士)、鴛行(官員行列的别稱)。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古籍釋義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鴻鴛的意思
《鴻鴛》是一個漢語詞語,常用來形容夫妻恩愛,形影不離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鴻(hóng)的部首是鳥(鳥),共有11畫;鴛(yuān)的部首是鳥(鳥),共有19畫。
來源
《鴻鴛》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最早出現在莊子的《逍遙遊》一書中:“鶴駕鸾之禦,鳳輸凰之服,則佳人謝而不嫁矣。”故事中描述了一個愛情故事,鸾與鳳、鴛與鶴的情侶形象被廣泛運用于後來的文學作品,用來表達夫妻情深、相親相愛。
繁體
繁體字中,鴻鴛的寫法分别為:鴻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些不同。古時候,鴻鴛的寫法分别為:鴻鴳。
例句
1. 他們從小就是一對鴻鴛,如今已經結婚二十年了。
2. 這對鴻鴛相互照顧,無論是好時還是壞時都不離不棄。
組詞
同義詞:鴛鴦、鴛鴦配
反義詞:離散、分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