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簡的意思、居簡的詳細解釋
居簡的解釋
謂持身寬略。《論語·雍也》:“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 邢昺 疏:“言居身寬略而行又寬略,乃大簡也。”《後漢書·劉陶傳》:“ 陶 為人居簡,不脩小節。”《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玄默無為,端拱思道,陶民心以居簡,凝日用而不宰。”
詞語分解
- 居的解釋 居 ū 住:居住。居民。同居。隱居。居處(?)(.住所;.指生活處境)。居處(?)(住所)。 居住的地方:新居。故居。遷居。蝸居(喻窄小的住所)。 當,占,處于:居首。居中。居高臨下。二者必居其一。
- 簡的解釋 簡 (簡) ǎ 古代用來寫字的竹闆:竹簡。簡牍。簡策。簡冊。 書信:簡帖。簡劄。信簡。書簡。 不複雜:簡單。簡易。簡略。簡要。簡便。簡潔。簡練。冊繁就簡。言簡意赅。 選擇:簡拔。簡選。簡任。 姓。 繁
專業解析
"居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源和經典文獻的使用中進行分析:
-
字義拆解與核心含義:
- 居 (jū): 本義指居住、處在。《說文解字》釋為“蹲也”,後引申為處于某種位置、狀态或持有某種态度、方式。在這裡,“居”表示“持守”、“秉持”、“處于(某種狀态)”。
- 簡 (jiǎn): 本義指書寫用的竹片、木片(簡牍),引申為簡單、簡約、不繁複、不鋪張。《說文解字》釋為“牒也”,段玉裁注:“簡,竹為之…牒,木為之”。其核心在于“少”、“約”、“省”。
- 居簡: 組合起來,“居簡”意指持守簡約之道,處世、生活或為人都追求簡單、質樸、不繁瑣、不奢華。它描述的是一種人生态度或行為準則,強調内在的簡樸和外在的不事雕琢。
-
經典出處與語境(提升權威性):
“居簡”一詞最著名的出處是儒家經典《論語》:
- 《論語·雍也》: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 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 子曰:‘雍之言然。’”
- 語境解析: 冉雍(仲弓)詢問孔子對子桑伯子的看法。孔子說子桑伯子“可也簡”(為人處事還算簡約)。冉雍進一步探讨:“居敬而行簡”(内心保持恭敬嚴肅,而行事力求簡便)來治理百姓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居簡而行簡”(内心就持守簡略,行事也一味求簡),豈不是太簡略(或過于粗疏)了嗎?孔子贊同冉雍的說法。
- 此處“居簡”的含義: 在這個對話中,“居簡”特指内心持守簡略、缺乏必要的莊重與恭敬的态度。冉雍認為,外在行為的“簡”(行政簡便)需要建立在内在“敬”(嚴肅認真)的基礎上。如果内心本身就過于簡略(缺乏應有的莊重和責任感),那麼外在行為的“簡”就容易流于粗疏、草率,不夠妥當。因此,在《論語》這個特定語境下,“居簡”帶有一定的批評意味,指内在态度的簡省不足。
-
引申與一般含義:
雖然《論語》中的“居簡”在特定語境下有批評内涵,但這個詞本身的結構和字義更廣泛地指向一種崇尚簡約的生活方式或處世哲學。在後世的使用和理解中,它常被用來形容:
- 生活樸素,不追求奢華。
- 為人處事直率、不矯飾、不繁文缛節。
- 心境淡泊,不為外物所累。
- 這種意義上的“居簡”被視為一種值得追求的美德或修養境界。
“居簡”的核心含義是持守簡約之道。其具體内涵需結合語境:
- 在《論語·雍也》的特定語境中: 主要指内心持守簡略(缺乏莊敬),與“居敬”相對,帶有一定的批評色彩,指内在态度的簡省不足。
- 在更廣泛的引申義中: 指崇尚簡約、質樸的生活态度和處世方式,是一種追求簡單、不繁瑣、不奢華、心境淡泊的境界,常被視為一種美德。
引用參考來源:
- 《說文解字》 (許慎著) - 用于解釋“居”、“簡”的本義。這是漢字研究的奠基性著作,具有極高的權威性。
- 《論語·雍也》 - 作為“居簡”一詞最經典、最權威的出處和語境來源。儒家核心經典,其文本和解釋具有不可撼動的權威性。
- 《漢語大詞典》 (羅竹風主編) - 大型權威漢語工具書,對“居簡”的詞義有收錄和解釋,綜合了經典出處和後世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
“居簡”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持身寬略:指為人處世寬和簡略,不拘泥于小節。該釋義源自《論語·雍也》的“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邢昺注疏解釋為“居身寬略而行又寬略,乃大簡也”。後《後漢書·劉陶傳》以“陶為人居簡,不脩小節”進一步佐證此意。
二、經典文獻中的用例
- 《論語》語境:孔子提出“居簡而行簡”的疑問,暗含對過度簡略的反思,強調行為需與内在修養相協調。
- 曆史人物評價:如《後漢書》描述劉陶性格“居簡”,體現其灑脫不拘的處世态度。
三、現代延伸含義
- 生活簡樸:現代用法中,“深居簡出”等表達偏向描述生活方式的簡約,如“她自打兒子死後就深居簡出”。
- 姓名寓意:當代取名時,“居簡”被賦予“安定”“真誠”等積極含義,如“居”象征安居樂業,“簡”代表正直有學識。
四、注意事項
需結合語境區分其本義與引申義:經典文獻中強調“持身寬略”的處世哲學,而現代用法可能側重生活狀态或象征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襃序碑壠綳扒步鬥壇不雜朝直傳饋春蔬大前提大要點比地主之誼風移風指革政官課瓜蔓挂鞋函裝黑戶怙帱昏謬繼古開今靜貞季諾即行絶後空前峻宇看座覽眺老弱冷遇梁埃露才揚己羅馬教廷茫惚朦朦謀阙嘔呢膨體紗傔隸啟航清富栖丘飲谷球式裙裾日月重光三削生傳釋兵豕虎傳訛實職唐明皇鐵壁銅山橦末彎拴蚊船文藝批評小紀小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