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膚及髓的意思、剝膚及髓的詳細解釋
剝膚及髓的解釋
喻盤剝深重。《新唐書·獨孤及傳》:“擁兵者第館亙街陌,奴婢厭酒肉,而貧人羸餓就役,剝膚及髓。”《天讨·豕韋之裔<普告漢人>》:“民生困苦,謂私派倍於官征,雜項浮於正額;分外誅求,入名賠補;種種朘刻,剝膚及髓。”
詞語分解
- 剝膚的解釋 語本《易·剝》:“剝牀以膚,切近災也。”謂災禍已迫其身。 唐 韓愈 《郓州溪堂詩序》:“剝膚椎髓,公私掃地赤立,新舊不相保持。”《明史·董基傳》:“設奸人竄其中,一旦緩急,外廷不得聞,宿衛不及備,此
- 髓的解釋 髓 ǐ 骨頭的空腔中像膠狀的東西:骨髓。精髓(喻精華)。 像骨髓的東西:脊髓。腦髓。延髓(後腦的一部分)。 植物莖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細胞組成。 筆畫數:; 部首:骨;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剝膚及髓"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本義指傷害直達皮膚并深入骨髓,現多用于比喻殘酷壓榨或災難深重的程度。該成語包含兩層遞進含義:
一、詞源解析
出自《周易·剝卦》"剝床以膚",原指災禍逼近肌膚,後經演變疊加"及髓"二字強化程度。《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為"喻深重災難",明代《警世通言》已有"剝膚椎髓"的用法。
二、語義結構
- 剝膚:表層傷害,對應《說文解字》"剝,裂也"的本義
- 及髓:深層侵害,源自《黃帝内經》"髓者骨之充"的生理認知
- 二字組合形成從外至内的程度遞進,構成"由表及裡"的完整侵害過程
三、現代應用
常見于政論文章與曆史評述,如:"苛政剝膚及髓,終緻王朝傾覆"(《古代漢語成語詞典》示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剝喪元良"的記載,可視為該成語的早期語境參照。
四、權威參考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中華書局《古代漢語詞典》
- 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成語大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
“剝膚及髓”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ō fū jí suǐ,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比喻盤剝極其深重,形容剝削或壓迫的程度深入骨髓,極為殘酷。
- 字面含義可拆解為:剝開皮膚直達骨髓,強調程度之深。
2.出處與背景
- 源自《新唐書·獨孤及傳》:“擁兵者第館豆街陌,奴婢厭酒肉,而貧人羸餓就役,剝膚及髓。”
此句反映了唐代社會貧富懸殊、統治者對底層百姓的殘酷剝削。
3.用法與語境
- 詞性:貶義成語,常用作謂語、定語。
- 適用場景:多用于批判政治壓迫、經濟剝削或社會不公的現象。例如:“苛捐雜稅令民生困苦,剝膚及髓,百姓苦不堪言。”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剝床以膚(剝削直達肌膚,程度稍輕)。
- 反義詞:輕徭薄賦(指減輕賦稅和勞役)。
5.擴展信息
- 結構:補充式成語(後部分“及髓”補充說明“剝膚”的程度)。
- 例句參考:
“私派倍于官征,雜項浮于正額……種種朘刻,剝膚及髓。”(《天讨·豕韋之裔》)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曆史背景或使用案例,可查閱《新唐書》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拔海八堦背利标準特許銀行不可勝計敞坪啜吒磁骨蛋殼大坐電舉疊撲短褐不全斷岫敦竺憤憤不平馮文炳各别世人跟踵公尺官道寒虀好日頭郝鐘劃時代檢量薦書局域網看棚琅璈老罴當道良珠離懈毛毛雨毛民明晖秘咒墓刻納貢潑剌貨蛷螋騎郵曲高和寡曲眉豐頰日許時間山額山鳴谷應書富五車四犯塔裡木盆地歎嘉談交陶淑條例司蹄輪痿易悟明閑空下雨謝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