翛然的意思、翛然的詳細解釋
翛然的解釋
無拘無束貌;超脫貌。《莊子·大宗師》:“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 成玄英 疏:“翛然,無係貌也。” 前蜀 韋莊 《贈峨嵋李處士》詩:“如今世亂獨翛然,天外鴻飛招不得。” 明 歸有光 《南雲翁生圹志》:“翁為人有風緻,可謂翛然于生死之際,則予之所謂命者,又不足為翁道也。” 冰心 《寄小讀者》十一:“有時夜半醒來,萬籁俱絕,皓月中天,翛然四顧,覺得心中一片空靈。”
迅疾貌。 宋 司馬光 《館宿遇雨懷諸同舍》詩:“佳雨濯煩暑,翛然生曉涼。”
詞語分解
- 翛的解釋 翛 ā 〔翛然〕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如“翛翛而來,”翛翛塵外”。 〔翛翛〕形容羽毛殘破。 筆畫數:; 部首:羽; 筆順編號:
- 然的解釋 然 á 對,是:然否。不然。不以為然。 以為對,答應,信守:然納(以為對而采納)。然諾(許諾,信守諾言)。 這樣,如此:當然。然後。然則。 表示一種語氣(.表決定,猶焉,如“寡人願有言然”;.表比拟,
專業解析
“翛然”是一個富有文學意蘊的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
形容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
這是“翛然”最核心的含義。它描繪的是一種超脫世俗羁絆、輕松灑脫的狀态或心境。這種自由感常帶有一種自然、不受人為約束的意味。
- 例證: 《莊子·大宗師》中著名的句子:“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 描述的就是一種來去自由、毫無牽挂的境界。宋代蘇轼《與範子豐》之八中也有:“閑居未免看書,惟佛經以遣日,不複近筆硯矣。闾裡鄉黨,往來翛然。” 這裡的“往來翛然”也指與人交往輕松自在,無拘束感。
-
形容蕭條、冷清、空寂的樣子:
這個含義相對使用較少,但同樣重要。它側重于描繪環境或心境的寂寥、冷落之感。
- 例證: 唐代皮日休《夏景無事因懷章來二上人》詩之一:“佳樹盤珊枕草堂,此中隨分亦閑忙。無人盡日澄心坐,倒影新秋綠水塘。高倚松杉齊把卷,靜臨泉石旋移床。翛然别是神仙趣,豈羨東山妓樂長?” 此處的“翛然”更偏向于形容環境的清幽寂靜,帶有超塵脫俗的意味。元代劉祁《歸潛志》卷二:“〔 張毅 〕生平慕 諸葛孔明 、 謝安石 …… 翛然有出塵之想。” 這裡的“翛然”也暗含了遠離塵嚣的寂寥感。
“翛然”的核心意境在于超脫與自在。它既可以形容人無拘無束、自由灑脫的精神狀态(第一義),也可以形容環境或氛圍的空寂、冷清(第二義)。其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尤其是詩詞和散文中,帶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和哲學意味,常用來表達一種遠離塵俗、回歸自然或内心甯靜的境界。
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對“翛然”的釋義涵蓋了“無拘無束”和“蕭條冷清”兩個主要義項,并引用了古籍例證。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同樣收錄了“翛然”的這兩個義項,并提供了典型的古文例句。
- 《莊子·大宗師》:提供了“翛然而往,翛然而來”這一經典用例,是理解該詞第一義的重要語境。
- 曆代詩詞作品(如皮日休、蘇轼等的相關作品):提供了該詞在具體文學語境中的實際運用範例。
網絡擴展解釋
“翛然”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āo rán,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無拘無束、超脫自在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 無拘無束:形容自由灑脫、不受外界束縛的樣子,如《莊子·大宗師》中“翛然而往,翛然而來”的描寫,強調來去自在無牽挂()。
- 超脫豁達:體現對世俗紛擾的淡然态度,如明代歸有光在《南雲翁生圹志》中,用“翛然于生死之際”形容超脫生死的境界()。
古籍與文學引用
- 《莊子》:最早提出該詞,奠定其哲學内涵,指順應自然、不受拘束的生命狀态()。
- 唐代詩詞:
- 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以“翛然”描繪隱士的清寂超然()。
- 韋莊《贈峨嵋李處士》:“如今世亂獨翛然”,表現亂世中獨善其身的灑脫()。
擴展釋義
部分文獻中,“翛然”也隱含迅捷輕快 的意味(如提及的“迅疾貌”),但此用法較為少見,核心仍以自由超脫為主。
若需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莊子》原文或唐宋詩詞集(相關來源見标注)。
别人正在浏覽...
昂爽闆臉寶華标新領異禀訴并為一談嬖孽潮滿撤回赤族出家入道觸意大膽包身當鑪達窮大容等壓線雕勵地客斷梗搤殺焚膏繼晷豐富多彩戈船掼紗帽歸慕顧景慚形害危紅運護頂精绮曠古未聞匡維酹獻六出紛飛六和塔留尾巴貓頭馬薰梅子黃時雨閩越溺尿蓬茨蒨巧跂動哕息任咎山磴省吃細用省字號時暮署銜蜀襭袍私眷宿鐵刀塔什幹笤箒痛杖僞物閑謗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