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囊漏儲中的意思、囊漏儲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囊漏儲中的解釋

見“ 囊漏貯中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囊漏儲中(náng lòu chǔ zhōng)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字面意為“袋子裡的東西漏到了儲糧的倉庫中”,比喻表面看似損失,實則利益歸于整體或根本。其核心内涵強調局部的小損失最終轉化為整體的增益,蘊含“失小得大”的哲學思想。

一、釋義與出處

  1. 本義解析

    “囊”指小型儲物袋,“儲中”指大型糧倉。字面描述袋中糧食漏入糧倉的過程,引申為個人或局部的消耗最終回歸集體所有,本質未流失。此典出自漢代賈誼《新書·春秋》:“囊漏貯中,識者不吝;反裘負薪,存毛實難。” 比喻明智者不糾結于小損失,而關注根本利益 。

  2. 哲學内涵

    成語揭示“小失與大得”的辯證關系。如宋代袁燮《絜齋集》所言:“囊漏儲中,利在公家”,強調個體付出終将彙聚為集體福祉,體現古代集體主義價值觀 。

二、用法與例句

三、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收錄該詞條并釋義為“喻所失雖小而所獲實大” 。
  2. 《中華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強調其“局部損失轉化為整體利益”的經濟哲學意義 。

文獻來源:

  1. 賈誼《新書·春秋》(中華書局點校本)
  2. 袁燮《絜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
  4. 《中華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2009)

網絡擴展解釋

“囊漏儲中”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字面指糧食從小袋(囊)漏入大容器(儲)中,看似損耗,實則未流失。比喻實際利益并未外流,資源在内部轉移或重新分配。

二、出處與演變

  1. 原始出處:最早見于漢代賈誼《新書·春秋》中的周代諺語“囊漏貯中”(“貯”與“儲”同義)。
  2. 定型版本:南朝梁代劉勰在《文心雕龍·書記》中明确記載為“囊漏儲中”。

三、用法特點

四、注意事項

該成語通過生活化的比喻,生動表達了“内部流轉無損耗”的核心概念,常見于經濟、管理領域的論述。

别人正在浏覽...

倉玉藏蹤蹑迹钗盒盟常篇讒舌刺促電阻器掉包鼎鑪頓壯反差返倒翻改法商風鑒封禅書浮宕鲠谔梗命貫渎好惹豁亮護書夾江臯兼宿攪斷節令介紹信精朗禁受兩鳳陵谷變遷落英綿力薄材糱酒挪步批禀跄跻潛在七成八脈清弱窮烏起樯曲技三養沙麓失計適民獅子床說破娀簡松韻讨罵同門異戶脫鈎微殺文士纖薄相隨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