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自找挨罵。《筆生花》第二回:“呀,姑娘好端端啼哭做甚?恐被人看見,又要讨駡。”《筆生花》第七回:“ 采芹 道:‘方才因見公子吃得沉醉,若插嘴時又好讨駡了。’”
“讨罵”是一個口語化表達,通常指某人言行不當,主動招惹他人,導緻自己被責罵或批評。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角度理解:
字面拆解
常見使用場景
感情色彩
該詞多含貶義,但語境不同可能帶有無奈或幽默感。需注意語氣,避免在正式場合使用。
近義詞
“找罵”“自讨沒趣”“惹人嫌”等均有類似含義,但“讨罵”更強調“主動招惹”的結果。
示例:孩子故意打翻飯碗,母親生氣說:“你這就是讨罵!” 此處既指孩子行為不當,也隱含“明知故犯”的責備。
《讨罵》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讨”和“罵”兩個字組成。
“讨”的部首是言字旁,總筆畫數為6;“罵”的部首是馬字頭,總筆畫數為12。
“讨罵”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在繁體字中,讨的寫法為討,罵的寫法為罵。古代人使用這種寫法來表達對他人的指責和批評。
一些古代的漢字寫法中,“讨”字的形狀更像一個人在說話或者詢問的樣子,表達了主動去争取解決問題的意味;而“罵”字的形狀則像一個人持鞭而馭馬,表示抨擊和譴責他人。
以下是一個關于“讨罵”的例句:
他因為言論激烈而頻繁讨罵。
組詞:讨價還價、讨債、讨好、忏悔讨饒。
近義詞:責罵、斥責、譴責、指責。
反義詞:表揚、稱贊、褒獎、贊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