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地名。在今 安徽 巢縣 西南。因位于古代華夏族活動地區的南方,故名。《書·仲虺之诰》:“ 成湯 放 桀 于 南巢 ,惟有慙德。”《史記·夏本紀》“ 桀 走 鳴條 ,遂放而死” 張守節 正義引《括地志》:“ 廬州 巢縣 有 巢湖 ,即《尚書》‘ 成湯 伐 桀 ,放於 南巢 ’者也。” 清 章炳麟 《封建考》:“自 桀 奔 南巢 , 周 世有 巢伯 來朝事。”
(2).南方遠國名。《楚辭·遠遊》:“順凱風以從遊兮,至 南巢 而壹息。” 姜亮夫 注:“ 南巢 為南方之遠國。”
南巢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地理位置:位于今安徽省巢湖市西南部(原巢縣西南),因地處古代華夏族活動區域的南方而得名。
曆史事件:商湯滅夏後,将夏桀流放至此地。《尚書·仲虺之诰》記載“成湯放桀于南巢”,《史記》及唐代《括地志》也佐證了這一說法,并提到巢湖與南巢的關聯。
文獻記載:《楚辭·遠遊》中“至南巢而壹息”提及此地,學者姜亮夫注解其為“南方之遠國”,可能指代古代有巢氏後裔建立的方國。
南巢的兩種含義均與古代地理方位相關,前者以具體曆史事件聞名,後者則更具文化象征意義。權威曆史文獻如《尚書》《史記》及現代考證均支持這一解釋。
南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位于南方的巢穴、巢居地。
南巢的部首是巛 (chuān),筆畫數為5。
南巢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的典籍《詩經·秦風·蒹葭》,其中有一句:“南巢有雀,孚翼不忒。”南巢在文中指的是鳥類的巢穴。
南巢的繁體字為「南巢」。
在古代,南巢這個詞的寫法并非與現代漢字相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南巢的古字形為「」。
1. 這隻小鳥在南巢建立了一個溫暖的家。
2. 漁民們在島上找到一座被海浪沖刷後露出的南巢。
南巢的常用組詞有:南巢北巢、巢穴、巢母等。
與南巢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巢穴、窩穴、鳥巢。
與南巢相對的詞語為:北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