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號的意思、拆號的詳細解釋
拆號的解釋
(1).拆開試卷糊名的彌封號碼。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十:“ 東坡 素知 李廌 方叔 , 方叔 赴省試, 東坡 知舉,得一卷子,大喜,手批數十字,且語 黃魯直 曰:‘是必吾 李廌 也。’及拆號,則 章持 緻平 ,而 廌 乃見黜。”《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拆號看時,卻是 桂林府 興安縣 學生,複姓 鮮于 ,名 同 。”《續資治通鑒·宋哲宗紹聖二年》:“先是 安民 與國子司業 安惇 、監察禦史 董敦逸 同在國子監考試所拆號, 安民 對 敦逸 稱:‘二 蘇 負天下重望,公不當彈擊。’”
(2).綽號。《海上花列傳》第四九回:“問這 混江龍 是否拆號?”
詞語分解
- 拆的解釋 拆 ā 把合在一起的弄開:拆信。拆洗。拆卸。拆字。 〔拆白〕方言,流氓騙取財物。 分散,毀掉:拆散。拆台。拆遷。 搭裝 拆 ā 方言,排洩(大小便):拆爛污(喻不負責任)。 搭裝 筆畫數:; 部首
- 號的解釋 號 (號) à 名稱:國號。年號。字號。 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稱:别號(如“李白,字太白,號號青蓮居士”)。 标志:記號。 排定的次序或等級:編號。號碼。 揚言,宣稱:號稱(a.名義上是;b.
網絡擴展解釋
“拆號”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1.古代科舉制度中的術語
- 含義:指拆開科舉考試中密封的試卷號碼,以确認考生身份。古代為防止舞弊,試卷常被糊名(密封姓名),考官閱卷後需“拆號”才能知曉考生信息。
- 例證: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記載,蘇轼擔任主考時誤判好友李廌的試卷,拆號後才發現考生并非李廌。
2.現代引申義
- 含義:拆除标識或撤銷身份資格,如取消職位、資格等。
- 例句:“公司因違規操作被監管部門拆號,暫停營業。”
其他解釋
- 極少數文獻中提到“拆號”可指“綽號”,但此用法罕見且缺乏廣泛例證。
該詞需結合語境,常見于曆史文獻描述科舉流程,現代多用于比喻性表達。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老學庵筆記》等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拆號這個詞的意思:拆號是指将一個漢字中的部首和筆畫分開來拆分的過程。在拆號的過程中,我們會将一個漢字中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拆解。
拆分部首和筆畫:拆號的目的就是将漢字的部首和筆畫分離開來。部首是指漢字中起到主要意義的部分,而筆畫指的是構成漢字的基本線條。
來源:拆號這個詞來源于漢字學研究和字形分析的領域,用來指代對漢字進行部首和筆畫拆解的過程。
繁體:在繁體字中,拆號的概念也存在。具體來說,拆號在繁體中指的是對一個繁體漢字進行部首和筆畫拆解的過程。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書寫過程中,并沒有明确的拆號規範,因為古代漢字的字形變化比較多。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對古代文獻的研究,了解到古代人對漢字的讀寫理解。
例句:他喜歡對漢字進行拆號研究。
組詞:拆分、部首、筆畫、字形分析等。
近義詞:部首筆畫分析、字形分解等。
反義詞:合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