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厥角的意思、厥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厥角的解釋

謂獸之角。厥,其。《書·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 孔穎達 疏:“以畜獸為喻,民之怖懼,若似畜獸崩摧其角然。”《孟子·盡心下》:“若崩厥角稽首。”後因用“厥角”指以額觸地。 南朝 梁 陸倕 《石阙銘》:“莫不屈膝交臂,厥角稽顙。” 章太炎 《訄書·序種姓上》:“ 魏 、 周 、 金 、 元 之民,扶服厥角,以奔 明氏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厥角”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本義
    指獸類的角,其中“厥”為代詞“其”,“角”即動物頭部的角。該用法源自《尚書·泰誓中》的“若崩厥角”,孔穎達注疏解釋為以畜獸比喻百姓的恐懼狀态。

  2. 引申義
    後演變為以額觸地叩首的動作,即稽首禮。如《孟子·盡心下》中“若崩厥角稽首”,南朝陸倕《石阙銘》亦用此意描述臣服姿态。


二、詞義演變邏輯


三、典型例句

  1. 《尚書·泰誓中》
    “百姓懔懔,若崩厥角” —— 形容百姓恐懼如獸角崩塌。
  2. 《孟子·盡心下》
    “若崩厥角稽首” —— 描繪叩首動作的劇烈程度。

四、使用注意

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獲取更系統的釋義與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厥角的意思

《厥角》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某物或某人出現突出的角或棱。

拆分部首和筆畫

《厥角》的部首是厶,總共有6畫。

來源和繁體

《厥角》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是由古代漢字演變而來。

在繁體中,厥角的寫法為「厥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厥角的寫法略有不同,通常為「厥」字與「角」字分開書寫,例如「厥 角」。

例句

1. 他的腳上有一厥角,看起來非常奇特。

2. 這座山頂有一個厥角,形狀像一把寶劍。

組詞

厥角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形成新的詞語,例如:

1. 厥角突出

2. 厥角修長

3. 厥角形狀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突出、凸起

反義詞:平滑、平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