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厥角的意思、厥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厥角的解釋

謂獸之角。厥,其。《書·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 孔穎達 疏:“以畜獸為喻,民之怖懼,若似畜獸崩摧其角然。”《孟子·盡心下》:“若崩厥角稽首。”後因用“厥角”指以額觸地。 南朝 梁 陸倕 《石阙銘》:“莫不屈膝交臂,厥角稽顙。” 章太炎 《訄書·序種姓上》:“ 魏 、 周 、 金 、 元 之民,扶服厥角,以奔 明氏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厥角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叩頭時額頭觸地的動作,後引申為臣服、投降。以下從權威詞典及古籍用例角度分層解析:


一、本義解析

  1. 字源釋義

    • 厥:通“蹶”,《說文解字》釋為“僵也”,引申為頓首、叩擊。
    • 角:指額骨。《康熙字典》引《釋名》“角者,生于額角也”,此處指額頭着地。

      本義:以額觸地,即叩頭行禮。

      來源:漢典網《康熙字典》掃描頁(鍊接)。

  2. 古籍例證

    • 《尚書·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

      注:東漢孔安國傳:“言民畏纣之虐,危懼不安,若崩摧其角無所容頭。”此處“厥角”即形容民衆叩頭逃竄之狀。

    • 唐代陸贽《奏天解圍後論》:“人心驚疑,如崩厥角。”

      注:延續《尚書》用法,喻指潰敗臣服。


二、引申義與演變

  1. “歸順投降”的象征

    因叩頭為臣服之禮,“厥角”漸代指降服。

    • 南宋蔡沈《書集傳》:“厥角,首叩地也……此言商人畏纣之暴,如崩厥角。”

      注:明确将動作與政治臣服關聯。

    • 《漢語大詞典》釋義:“謂頓首叩地。後用以指歸順。”

      來源:漢典網《漢語大詞典》詞條(鍊接)。

  2. “潰敗”的隱喻

    清代王夫之《讀通鑒論》:“突厥厥角稽颡,願為臣妾。”

    注:以“厥角”形容戰敗部落的歸附。


三、權威工具書定釋


四、學術考辨要點

部分學者(如清人段玉裁)認為“厥角”本為“蹶腳”之訛,指跌倒叩首,但主流仍從《尚書》傳注,以“額角觸地”為定論。現代工具書均采納此說。


結論:

“厥角”為具象動作與抽象象征的結合體,其詞義脈絡為:

生理動作(叩頭)→ 禮儀行為(臣服之禮)→ 政治隱喻(歸降)。該詞濃縮了古代禮制與權力關系的文化符號,今僅存于古籍及學術研究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厥角”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本義
    指獸類的角,其中“厥”為代詞“其”,“角”即動物頭部的角。該用法源自《尚書·泰誓中》的“若崩厥角”,孔穎達注疏解釋為以畜獸比喻百姓的恐懼狀态。

  2. 引申義
    後演變為以額觸地叩首的動作,即稽首禮。如《孟子·盡心下》中“若崩厥角稽首”,南朝陸倕《石阙銘》亦用此意描述臣服姿态。


二、詞義演變邏輯


三、典型例句

  1. 《尚書·泰誓中》
    “百姓懔懔,若崩厥角” —— 形容百姓恐懼如獸角崩塌。
  2. 《孟子·盡心下》
    “若崩厥角稽首” —— 描繪叩首動作的劇烈程度。

四、使用注意

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獲取更系統的釋義與例證。

别人正在浏覽...

百尺無枝白項烏不嚘柴毂刀機燈燭頂對逗引遁賊哆咴番沉沸耳非惟鳳裡服裝廠詭産歸真反樸豪王何嘗和鸾褐色宏義徽塵揮矐呼鷹巾子九鐘遽步絶妙好詞觖如浚濑寇雠狼豪唠嗑累譯撩開臨危不懼理音弄堂房子蠻蟲甯佳叛命齊雲觀全盤托出驅發日工軟功身意試黜失理失曉試奏水浔私訪怗息托神突破外銷微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