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南北宗的意思、南北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南北宗的解釋

(1).我國佛教禅宗的兩個派别。佛教禅宗自五祖 弘忍 之後,分為南北二宗:南宗為六祖 慧能 所創,主張“頓悟說”,行于南方;北宗為 神秀 所創,主張“漸悟說”,行于北方。故有“南能北秀”、“南頓北漸”之稱。後世南宗大行,分為“五家七宗”。參閱《壇經·頓漸品》。 宋 劉克莊 《六言偈》之四:“佛者别南北宗,儒家分 朱 陸 氏。”

(2).道教全真道的南宗和北宗。 金 王重陽 所傳者為北宗, 宋 張伯端 所傳者為南宗。 明 王祎 《青岩叢錄》:“全真之名昉於 金 世,有南北二宗之分。南宗先性,北宗先命。”

(3).我國山水畫自 唐 以後的兩種流派。南宗源于 王維 ,重渲染而少鈎勒;北宗源于 李思訓 父子,重寫實而多用重彩。其說始于 明 董其昌 ,有崇南抑北傾向。見《容台别集·畫旨》。 明 莫是龍 《畫說》:“畫之南北二宗,亦 唐 時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則 李思訓 父子著色山水,流傳而為 宋 之 趙幹 、 趙伯駒 、 伯驌 ,以至 馬 、 夏 輩;南宗則 王摩詰 始用渲淡,一變鈎斫之法,其傳為 張璪 、 荊關 、 郭忠恕 、 董 、 巨 、 米 家父子,以至 元 之四大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及專業術語角度解釋,“南北宗”一詞在中國文化中主要有兩個核心含義,分别源于繪畫史與禅宗史,具體釋義如下:

一、繪畫理論中的“南北宗”

明代書畫家董其昌在《容台别集》中提出中國山水畫的“南北宗論”,以禅宗南北分派類比繪畫風格流派:

  1. 南宗

    被推舉為文人畫正統,源于唐代王維。主張“頓悟”,風格以水墨渲淡為主,追求含蓄、自然的意境表達,代表畫家包括董源、巨然、元四家等。其創作強調書卷氣與逸趣,輕視刻意雕琢。

  2. 北宗

    以唐代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為宗。注重“漸修”,技法上側重青綠設色與斧劈皴等工筆手法,風格剛勁嚴謹。代表畫家有南宋馬遠、夏圭等。董其昌認為此派易流于匠氣,非文人畫主流。

來源依據:

釋義綜合參考《中國美術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相關詞條及董其昌《畫禅室隨筆》原文分析(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二、禅宗史上的“南北宗”

唐代禅宗因修行理念分化形成的兩大派系:

  1. 北宗神秀

    主張“漸悟成佛”,強調通過坐禅、誦經等漸進修行消除妄念。因活動于北方(洛陽、長安),受皇室支持,曾為中原主流。

  2. 南宗慧能

    提出“頓悟見性”,認為覺悟在于内心瞬間通達佛性,不拘泥形式。發源于南方(廣東曹溪),因《壇經》傳播成為禅宗正統,影響後世禅學至深。

來源依據:

釋義引自《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及《六祖壇經》宗寶本(來源: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術語共性特征

二者均通過“南北”地理概念隱喻藝術或宗教的兩種方法論分野,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重道輕器”“尚簡抑繁”的審美傾向與哲學思辨。

網絡擴展解釋

“南北宗”是一個多領域共用的術語,主要涉及佛教禅宗、道教全真道和山水畫流派,具體解釋如下:

一、佛教禅宗的南北宗

禅宗自五祖弘忍後分為南北兩派:


二、道教全真道的南北宗

道教内丹修煉的兩大流派:


三、山水畫的南北宗

明代董其昌提出的藝術理論,借禅宗分宗概念劃分畫風:


“南北宗”在不同領域體現為思想或藝術的分支,核心差異在于方法論(如頓漸、性命先後)或表現風格(如寫意與寫實)。需注意語境區分具體指向,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半會並視逼人朝位谶語坼剖春陵打趸兒大禹點金成鐵諜記迪功東量西折兜的笃嗜飛燕遊龍訃聞該典詭差龜折嗥嗥撶船皇天上帝嘉材僵化教頭瘠地肌肪箕箙就試絶吭拒抗寬緩羸老連六履約曼漶勉谕納奇錄異内試旗船切實旗甲輕視裘茸阙行任縱挼藍若茲沙埚繕寫神經質身外身釋疑松塔骰兒讬天卧鼓涎利小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