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拒抗的意思、拒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拒抗的解釋

抗拒。《北齊書·祖珽傳》:“賊先聞其盲,謂為不能拒抗。” 宋 蘇轍 《為兄轼下獄上書》:“兄 軾 所犯,若顯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元典章·兵部一·正軍》:“ 蒙古 漢 軍駈軍逃竄者……拒抗不伏,仰所在官司添力捉拿。” 王西彥 《靜水裡的魚》:“自然,他竭力拒抗這種種讨厭的擾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拒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拒抗(jù kàng)指“抗拒、抵抗”,表示對某種壓力、命令或外力的不服從或反抗。


詞源與出處

  1. 古代文獻:

    • 最早見于《北齊書·祖珽傳》:“賊先聞其盲,謂為不能拒抗。”,描述敵人因誤判而輕敵。
    • 宋代蘇轍《為兄轼下獄上書》中亦用此詞,強調“不敢拒抗不承”。
  2. 近現代用法:

    • 如王西彥《靜水裡的魚》中:“他竭力拒抗這種種讨厭的擾亂。”。

近義詞與反義詞


現代用法與例句

  1. 法律與沖突:
    • 如“斯諾登拒抗引渡,選擇留在香港打官司”。
  2. 社會現象:
    • 如“子女拒抗父母生二胎”,反映家庭矛盾。

“拒抗”強調對權威或外力的主動反抗,常見于曆史文獻和現代新聞語境。其核心含義是“不服從”或“抵禦”,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來源,可參考《北齊書》《元典章》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拒抗的意思

拒抗是一個動詞,表示抵擋、反抗、拒絕服從的意思。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個群體對于壓迫、不公正、不合理的事物的抵制和反抗。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拒抗這個詞的部首是扌(手),它的部首筆畫是4畫。

來源

拒抗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由“拒”和“抗”兩個字組合而成。這兩個字都有明确的含義,拒指拒絕、不接受,抗指抵擋、反抗。将它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拒抗。

繁體

拒抗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拒抗。

古時候漢字寫法

拒抗這個詞的古時候漢字寫法沒有特别的變化,依然是拒抗。

例句

1. 他堅決拒抗了不合理的要求。

2. 學生們為了争取自己的權益,奮起拒抗。

組詞

拒絕、拒見、抗争、抗議、反抗

近義詞

反抗、抵抗、抗拒

反義詞

服從、順從、接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