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rite out] 謄寫;抄寫
繕寫公文
謄寫;編錄。 漢 劉向 《<戰國策>序》:“其事繼 春秋 以後,訖 楚 漢 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間之事皆定,以殺青,書可繕寫。”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然後退掃閑軒,繕寫呈上。” 王琦 注引《韻會》:“編録文字謂之繕寫。” 宋 蘇轼 《乞校正陸贽奏議上進劄子》:“臣等欲取其奏議,稍加校正,繕寫進呈。” 清 黃宗羲 《萬裡尋兄記》:“於是裂紙數千,繕寫其兄裡系、年貌,為零丁,所過之處輒榜之宮觀、街市間。”
“繕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繕寫”指謄寫、抄寫,強調将文字内容工整、準确地轉移到另一載體上。該詞多用于正式或書面場景,例如公文、書稿的複制。
如今“繕寫”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場景,例如:
從修補衣物的本義到文字謄寫的引申,“繕寫”體現了漢語詞義的演變,其核心始終圍繞“工整複制與整理”。該詞在現代雖不常用,但仍保留在正式文書、古籍整理等場景中。
繕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取義為整理、編輯或抄寫文件、文獻。該詞的拆分部首為“糸”和“書”,其中“糸”是表示線的部首,“書”是表示與書有關的部首。
繕寫這個詞的輸入法構成為“纟、書”,其中“纟”是代表了線的部首,“書”則代表了書字的正體字。在輸入法中,首先輸入“纟”,然後輸入“書”,即可得到“繕”字。它的五筆輸入法編碼為4655 8XAB(8 表示部首“糸”,X 表示漢字“書”,AB 表示不可确定的位置)。
繁體字“縉寫”也是繕寫的意思。在繁體字中,繕寫的構成為“糹、寫”,其中“糹”同樣表示了線的部首,“寫”則表示書寫。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繕”字來說,古代寫法中較為常見的是将其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為“廣”字,表示寬闊;下部分為“糸、巛、纟”等,表示線。
以下是關于繕寫這個詞的例句:
一些和繕寫相關的組詞包括:繕錄、繕抄、繕輯、撰寫等。
與繕寫近義的詞彙有編輯、整理、抄寫等。而與繕寫相反的意思則有損寫、丢掉、棄寫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