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骰兒的意思、骰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骰兒的解釋

即骰子。 宋 蘇轼 《減字木蘭花·贈勝之》詞:“今來十四,海裡猴兒奴子是。要賭休癡,六隻骰兒六點兒。”參見“ 骰子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骰兒(tóur),是“骰子”的兒化音形式,特指中國傳統的一種小型投擲玩具或博具,常見于遊戲或賭博活動中。其核心含義與“骰子”相同,但帶有明顯的口語化和地域(尤其是北方方言)色彩。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與詞性

    骰兒是一種名詞,指正六面體的立體小方塊,每面分别刻有1至6個不等的圓點(或稱“點”),點數組合規則為:相對兩面點數之和為7(如1對6、2對5、3對4)。其材質早期多用獸骨(如牛骨),後亦用木材、玉石、塑料等制成。主要功能是通過投擲後觀察其靜止時朝上一面的點數,以決定遊戲或賭博的隨機結果。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311頁。

  2. 方言特征與兒化音變

    “骰兒”是“骰子”在口語中的兒化變體,常見于北京話及北方官話區。兒化音(-r)的添加使詞彙更具口語化、親切感或小稱意味,符合漢語方言的音韻演變規律。在正式書面語中,仍以“骰子”為标準寫法,但“骰兒”在方言詞典及文學作品中廣泛收錄,體現語言使用的多樣性。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卷四,第5478頁。

  3. 文化内涵與博具屬性

    骰兒作為傳統博具,常與“賭博”行為關聯,但亦廣泛用于民間遊戲(如擲骰子、酒令)。其曆史可追溯至先秦時期的“投瓊”,後經演化定型。在文學作品中(如《紅樓夢》),骰兒常作為命運無常的象征。需注意其使用場景可能涉及法律或道德風險。

    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骰子”詞條。

“骰兒”是“骰子”的方言兒化形式,指一種六面刻點的隨機投擲器具,兼具遊戲工具與文化符號屬性。其釋義以《現代漢語詞典》為準,方言特征參考《漢語方言大詞典》,文化背景則依據《辭海》等權威辭書。

參見:以上來源可于紙質版工具書或官方授權的電子辭書平台(如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APP”、中華書局“中華經典古籍庫”)中查閱詳證。

網絡擴展解釋

“骰兒”是漢語中對傳統遊戲用具“骰子”的一種别稱,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骰兒”讀作tóu ér,指一種立方體小方塊,通常由骨、木或塑料制成,六面分别刻有1至6個點,用于遊戲或賭博。其名稱源于古代“骰子”的俗稱,多見于文學作品中。

2.詞源與用法

3.功能與形制

4.相關延伸

總結來看,“骰兒”是“骰子”的别稱,兼具遊戲與文化屬性。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曆史演變或玩法,可參考古典文學作品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崩槎必然王國布巾不闌帶嘈嗷朝處喘喘叨啕刁虐東漸雰霭鶝鶔伏生躬親管維貫行鬼扯腿孤睽漢牍寒楸橫梃滑涽華資胡雕剌胡奴車将軍令繭甕交屬燋銅枷鎖舊窩九鐘句脈劇照窺觀擂台柳棉利绾名牽龍椁馬鹿茫昧沒成梱夢往神遊密告僻秘钤壓商風適當其時飾動水石束蒲通客穨雲惋怆無奈何孝烈下若下着齘齒薤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