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約的意思、履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約的解釋

(1) [honor an agreement;keep a promise;keep an appointment]∶履行約定的事;踐約

(2) [practise thrift]∶實行節約

居儉履約

(3) [keep one's stipulations of an agreement]∶遵守規約

清明履約,率禮無違

詳細解釋

(1).躬行簡約。 漢 班固 《為第五倫薦謝夷吾表》:“居儉履約,紹 公儀 之操。”《後漢書·朱浮傳》:“陛下清明履約,率禮無違。”

(2).猶踐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履約指按照約定或合同履行義務的行為,是商業、法律及社會交往中的核心概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履約指完成合同或協議中規定的義務,涵蓋商業交易、法律約定及個人承諾()。例如,供應商按時交貨、個人遵守約定均屬履約行為。

二、法律層面的要求

根據《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條,履約需滿足兩個條件:

  1. 全面履行:按合同條款執行所有義務;
  2. 誠信原則:在履行中兼顧環保、資源節約等社會責任()。

三、社會意義

履約是信任的基石,通過兌現承諾建立合作關系,同時體現個人或組織的責任感與尊嚴()。例如企業按時付款能提升商業信譽。

四、應用場景

場景類型 具體表現
商業合同 交貨、付款、服務質量達标
工程項目 施工方按進度完成工程
日常生活 遵守朋友約定或家庭承諾

五、相關概念

如需了解具體合同條款或法律細節,建議查閱《民法典》合同編或專業法律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履約

履約又稱兌現承諾,是指按照合同或協議的約定,按時按質地完成所承擔的義務或達到預期的目标,包括履行責任、履行諾言等。履約體現了合同精神和誠信原則,是維護社會交往秩序的基礎。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履約的拆分部首為屍(shī)和足(zú),屬于偏旁部首。履約的總筆畫數為12畫。

來源和繁體

履約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尚書·禹貢》:“無肆諸侯,無欺五伯,以履德施惠。”繁體字為履約,除了常用于大陸地區外,也常見于台灣和香港等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履約一詞的寫法是履約,約為約定、合同的意思。在古籍中,可以找到對履約的描述和注解,對于古代商貿活動和契約精神有一定的了解。

例句

1. 履約是商業交往中的基本準則,雙方都應該遵守合同條款。
2. 他們積極履約,按時完成了工程,赢得了客戶的信任和好評。
3. 如果一方不能履約,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組詞

履行、合約、承諾、責任、兌現

近義詞

兌現、履行、實施、實現

反義詞

違約、失約、不履行、食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