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卧鼓的意思、卧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卧鼓的解釋

息鼓。常示無戰争,或戰事已息止。《後漢書·隗嚣傳》:“然後還師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李賢 注:“卧猶息也。” 北周 庾信 《移齊河陽執事文》:“自疆場卧鼓,邊鄙收烽,義讓之行,未能朞月。” 唐 錢起 《送李九歸河北》詩:“南州初卧鼓,東土復維城。” 明 劉基 《春秋明經·齊侯襲莒》:“銜枚卧鼓,出 莒 人之不意,自謂一鼓可以得 莒 矣。” 清 龔炜 《巢林筆談·外曾祖葛芝山之死》:“寄語揮毫貴公子,櫜弓卧鼓百年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卧鼓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其核心含義可從軍事、文化兩個角度解析:

一、字面釋義與軍事語境 “卧”指平放、倒置狀态,“鼓”為古代軍隊發令器具。二字組合原指将戰鼓平置,表示停止軍事行動。《漢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收錄該詞條,釋義為“息鼓,停戰之象”,常見于古代軍事文獻,如《後漢書·隗嚣傳》載:“夜勒兵馬,晨壓其營,吏士崩迫,泣血卧鼓。”

二、文化引申含義

  1. 隱蔽戰術象征:據《中國古代軍事辭典》(中華書局,2015年)解釋,卧鼓引申為隱蔽行軍策略,如《孫子兵法》所述“其徐如林,不動如山”的戰術思想。
  2. 和平意向表達:在文學作品中常隱喻止戈息戰,如唐代詩人李華《吊古戰場文》有“萬裡奔走,連年卧鼓”之句,反映民衆對和平的期盼。

三、現代語言學應用 《現代漢語典故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修訂版)指出,該詞現多用于曆史題材創作,保留其古典意象,例如“卧鼓偃旗”成為固定詞組,形容隱秘行動或停止對抗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

“卧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側重,但核心解釋可歸納如下:

基本含義

“卧鼓”指停止擊鼓,常用來表示戰争結束或局勢恢複平靜的狀态。該詞由“卧”(休息、停止)和“鼓”(戰鼓)組成,字面意為“将鼓放倒”,象征軍事行動的終止。

詳細解釋

  1. 軍事場景
    在古籍中,“卧鼓”多用于描述戰事停息後的場景。例如《後漢書·隗嚣傳》記載:“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意為收弓停鼓,讓百姓安居。北周庾信《移齊河陽執事文》中“疆場卧鼓”也指邊境戰事平息。

  2. 引申含義
    除字面意義外,該詞可引申為隱蔽行動,如“卧鼓偃旗”指隱藏行軍蹤迹(如提到),但此用法需結合具體成語或上下文。

權威來源對比

使用示例

“卧鼓”主要用于描述戰争結束或隱蔽軍事行動,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周書》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阿波羅白鹄葆臧筆才不折不扣慚企差距誠效沉香敕憲稠雜翠嶺登緣得使覩始知終蜂脂脯氨酸伏低國憂诃诟懽忭鼓舞悔過自新講道理驕婦競賣謹媚救難船箕箒之使爵韋課間老舍老忘渾兩袖清風黧鷄淩谇隸首流類流孽輪換煤炱民詞木頭墓葬偏執性人格樸厚譜模清省白浄瓊爢窮塗取合穣浩擾化遶指入覽入侵上壽神佑萬應靈丹威懷無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