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僵化的意思、僵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僵化的解釋

(1) [rigidify]∶變僵

僵化為定型的關系

(2) [desiccate]∶不向前發展

思想僵化

詳細解釋

(1).變得僵硬。形容凝滞不動。 柔石 《二月》十六:“幾乎半點鐘,他一動不動,似心與身同時為女子之愛力所僵化了。”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六:“ 曉荷 的臉由微笑而擴展到滿臉都是僵化了的笑紋。”

(2).指思想凝固不變。《新華月報》1979年第6期:“看上去這麼聰明的一個人,思想怎麼僵化到這步田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僵化”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事物失去靈活性、活力或發展動力,變得停滞、刻闆或難以改變。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1. 基本定義
    本義指物理形态的僵硬,如屍體或物體因失去水分、溫度變化等變得堅硬(如“屍體僵化”)。引申為抽象層面的停滞不前,如思想、制度、行為模式等固守舊有狀态,無法適應新環境。

  2. 常見使用場景

    • 社會/制度:形容體制或規則陳舊,缺乏改革(例:“僵化的管理模式阻礙創新”)。
    • 思維/觀念:指思想保守,拒絕接受新事物(例:“思維僵化導緻決策失誤”)。
    • 人際關系:描述溝通或互動缺乏變通(例:“僵化的談判态度使合作陷入困境”)。
  3.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固化、刻闆、保守、停滞
    • 反義詞:靈活、開放、活躍、革新
  4. 使用提示
    該詞多含貶義,強調負面狀态。例如批評官僚體系時常用“機構僵化”,而描述生物現象時則偏向中性(如“昆蟲蛻皮後的外殼逐漸僵化”)。

例句參考: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或場景以便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僵化的意思

“僵化”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某種思想、觀念、制度或事物變得固定、不靈活,缺乏活力和創新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僵化”這個詞是由“⺠”(肉)和“冫”(冰)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肉”是左邊的部首,也是基本的構造要素,而“冫”則是右邊的部首,表示“冷”的意義。它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僵化”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漢語詞彙,在古代,人們常用“僵”來形容屍體僵硬不靈活,後來引申為比喻事物缺乏活力和創新。而“化”是用來表示變化、發展的意思,所以“僵化”就指事物變得固定、不靈活。

繁體

在繁體字中,“僵化”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僵化”這個詞的基本構造和意義并未改變,隻是書寫方式有所差異。

例句

1. 這個組織的管理體系已經僵化了,需要進行改革。

2. 僵化的思維方式限制了社會的發展。

組詞

1. 政治僵化

2. 觀念僵化

3. 體制僵化

4. 經濟僵化

5. 教育僵化

近義詞

1. 死闆

2. 固步自封

3. 呆闆

4. 呆滞

5. 頑固

反義詞

1. 活躍

2. 靈活

3. 創新

4. 活力

5. 發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