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南北宅的意思、南北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南北宅的解釋

宋 代皇室子弟的學塾,有南北兩處,故稱。《宋史·職官志五》:“ 鹹平 初,遂命諸王府官,分兼南北宅教授。南宮者, 太祖 太宗 諸王之子孫處之,所謂睦親宅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南北宅"是中國古代建築文化與禮制結合的産物,特指大型宅邸或宮室建築群中依據方位和功能劃分的南、北兩部分區域,具有鮮明的等級秩序與文化内涵。其核心釋義與背景如下:


一、核心釋義

南北宅

指古代貴族府邸或宮苑中,以中軸線為基準劃分的南、北兩大功能區。


二、曆史源流與禮制依據

  1. 周代禮制雛形

    《周禮·天官》載:“辨方正位,體國經野”,奠定了建築方位與禮法關聯的基礎。貴族宅邸依“前朝後寝”布局,南為治事之所,北為休憩之地(鄭玄注《周禮》)。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周禮注疏》卷三十九。

  2. 唐代宮城典範

    唐代長安太極宮、大明宮均嚴格遵循南北分區:南宮為皇帝理政的太極殿、兩儀殿;北宮為後宮寝殿,如甘露殿(《唐六典·工部》)。

    來源:《唐六典》卷七,中華書局1992年版。

  3. 明清宅第演化

    北京四合院中,坐北朝南的正房(北房)為尊長居所,倒座房(南房)為客房或仆役用房,延續“北尊南卑”的方位等級(梁思成《中國建築史》)。

    來源:梁思成《中國建築史》,三聯書店2011年版,第215頁。


三、空間特征與文化象征


四、典型例證

  1. 唐代“南衙北司”

    宮廷中南衙為宰相官署(如中書省),北司為宦官機構,衍生出政治術語“南衙北司之争”(《舊唐書·宦官傳》)。

    來源:《舊唐書》卷一八四,中華書局1975年版。

  2. 宋代親王府制

    《宋史·輿服志》規定親王邸“南為府門、正廳,北為寝堂及内院”,南北宅界限分明。

    來源:《宋史》卷一五四,中華書局1985年版。


五、文化意義

“南北宅”不僅是空間劃分,更是宗法制度、陰陽哲學在建築中的物化:


結語

“南北宅”作為古代建築的核心範式,深刻反映了中國傳統社會的禮法秩序與文化心理,其影響延續至近代民居布局,成為解讀中國建築倫理的重要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南北宅”的詞義解釋,根據權威資料顯示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宋代皇室學塾(核心含義) 指宋代專為皇室子弟設立的兩處教育機構,見于、、:

  1. 設立背景:北宋鹹平年間(998-1003年)設置,分南宮和北宅兩處,由諸王府官員兼任教授。
  2. 功能劃分:南宮(南宅)主要安置宋太祖、宋太宗的後裔,北宅則用于其他宗室成員,其中南宮被稱為「睦親宅」。
  3. 曆史記載:《宋史·職官志五》明确記載其管理機構及教學職責。

二、天水古民居(地理建築) 指甘肅天水胡氏家族建于明代的官宅建築群,見于:

  1. 建造時間:南宅子(1608年)和北宅子(1615年)為父子胡來缙、胡忻的宅邸。
  2. 建築特色:南宅子門匾「副憲第」表明胡來缙曾任副都禦史,屬典型的官府門第建築。

需注意:第一種為宋代專有名詞,第二種屬地方建築稱謂,實際使用中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阿谀順旨跋履山川報本反始焙火鞭樸不結盟運動慘遭長府呈卷沉醉醇駁楚柁吳樯詞峯獃相大系乏事廢心馮瀛王仡佬語公元貫劄國猷龁齧賀新郎黃明華鑷華要火綳綳火勢皎如日星驚救徑隧矜爽闿澤鑛油匮阙狼狽萬狀吏曹蘆花硉兀鑪椎夢魂颠倒慕嚬撇蘭撇清乾結切記清眸青疏犬吠之盜任公時苗適民水晶塔蒐苗搜擇胎元穩便問諱鄉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