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道教謂人的元氣。《太平廣記》卷二七引 前蜀 杜光庭 《仙傳拾遺·唐若山》:“ 若山 嘗好長生之道,弟 若水 ,為 衡嶽 道士,得胎元谷神之要。”《全元散曲·點绛唇·道詞》:“若説着胎元根蒂,隻除是含光默默守虛極。”
(2).中醫謂母體中培養胎兒的元氣。《醫宗金鑒·痘症心法要訣·痘原》:“痘禀胎元出不再,毒之深淺重輕識。”注:“古人謂痘禀胎毒,此定論也。惟禀於胎元,故一出不再出也。”《天雨花》第二四回:“誰知傷了胎元,至今未愈。”
(3).事物的初始。 郭沫若 《創造十年續篇》三:“先從文藝的胎元形态……追求出文藝的細胞成分。”
“胎元”一詞在不同領域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胎兒本身
指母體内正在發育的胚胎或胎兒,即“胎的别稱”。
胎兒生長的元氣
中醫認為胎元是母體中培育胎兒生長發育的先天元氣,是胎兒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力。
胎盤
古代醫書如《證治準繩》提到“胎元”可代指胎盤,并用于藥方(如胎元散)。
受孕月份推算
胎元在四柱八字中代表受孕懷胎的月份,稱為“胎月”。其推算方法為:以出生月柱的天幹前推一位、地支前推三位。
公式示例:若月柱為丙子,胎元為丁卯(丙→丁,子→卯)。
命理意義
胎元象征個體未被後天環境影響的“初始狀态”,認為受孕時的天幹地支五行之氣會影響命運,但部分命理學者認為其作用有限(如指出胎元論存在争議)。
道教元氣
道教典籍中将胎元解釋為人體内與生俱來的元氣,是修煉内丹的基礎。
事物初始狀态
引申為事物形成的最初階段,如《醫宗金鑒》用“禀胎元”形容痘症源自先天胎毒。
“胎元”的核心含義均圍繞“生命或事物的起源”,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醫學側重生理實體及功能,命理和道教則偏向抽象的能量或命運關聯。如需進一步驗證命理推算方法,可參考的案例。
《胎元》是一個漢字詞語,其含義為“孕育之初、初始階段”。這個詞用來形容事物剛開始形成、發展的階段。
《胎元》這個詞的部首是“肉”,表示與胎相關的意思。它的拼音為“tāi yuán”。它由10個筆畫構成。
《胎元》這個詞的源自于《周易》,起初是用來解釋宇宙的起源和萬物成形的開始。它的繁體字為「胎元」。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并不完全相同。對于《胎元》這個詞,古代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典型的古代寫法包括「臺苑」、「胎源」等。
1. 這個項目處于胎元階段,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發展。
2. 藝術家在創作中經曆了很多的胎元階段,才達到了今天的成就。
《胎元》可以與其他字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胎教”、“胎息”、“元氣”。其近義詞包括“萌芽”、“起初”、“初級”等,而反義詞可以是“成熟”、“完成”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