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的意思、伯父的詳細解釋
伯父的解釋
(1) [uncle;father’s elder brother]∶父親的哥哥
(2) [uncle]
(3) 稱呼和父親同輩而年長的男子
(4) 古代天子稱同姓諸侯
詳細解釋
(1). 周 王朝對同姓諸侯的稱呼。《書·康王之诰》:“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顧,綏爾先公之臣服于先王。” 孔 傳:“天子稱同姓諸侯曰伯父。”《左傳·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國語·吳語》:“昔 吳伯父 不失,春秋必率諸侯以顧在餘一人。今伯父有 蠻 荊 之虞,禮世不續,用命孤禮佐 周公 ,以見我一二兄弟之國,以休君憂。” 韋昭 注:“此 晉 述天子告讓之辭…… 吳伯父 , 吳 先君。”
(2).父親的哥哥。《禮記·曾子問》:“巳祭而見伯父叔父,而後饗冠者。”《釋名·釋親屬》:“父之兄曰世父,言為嫡統繼世也。又曰伯父。伯,把也,把持家政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你伯父常時説起,都説侄少爺是很明白能幹的人。”
(3).稱呼跟父親輩分相同而年紀較大的男子。
詞語分解
- 伯的解釋 伯 ó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父親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對父輩戚友的尊稱:老伯。世伯。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舊時對文章、道德足為表率者的尊稱:“海内
- 父的解釋 父 ù 爸爸,母親的丈夫:父母。父輩。父子。父兄。 對男性長輩的稱呼:父老(一國或一鄉的長者,亦指古代鄉裡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父。舅父。 女子母 父 ǔ 老年人:田父。漁父。 同“甫”①。 女子
網絡擴展解釋
“伯父”是一個多維度含義的漢語親屬稱謂和社會稱謂,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親屬關系
指父親的哥哥,即父親同輩中年齡最大的男性兄弟。這一含義在多個權威來源中被統一強調。例如:
- 古稱“世父”或“從父”,因長兄常主持家族事務而得名(《釋名·釋親屬》記載“伯,把也,把持家政也”);
- 對舉稱謂為“侄子”(兄子/弟子)。
二、古代特殊用法
周代天子對同姓諸侯的尊稱,用于政治場合表達親近關系,如《儀禮·觐禮》記載“同姓大國則曰伯父,異姓則曰伯舅”。
三、社會擴展稱謂
- 尊稱年長男性:在社交中用于稱呼與父親同輩且年長的男性,如朋友、同學的父親;
- 泛稱中老年男性:如方言中稱陌生長輩為“大伯”或“大爺”。
四、其他特殊語境
- 丈夫的兄長:部分方言中“伯”可指“大伯子”(如、5、7提及),但此用法非主流;
- 曆史文獻用例:如《左傳·昭公九年》以“伯父”比喻諸侯與天子的依存關系。
“伯父”以血緣關系為核心,兼具曆史政治含義及社會尊稱功能。需注意的是,低權威來源中“指父親兄弟的兒子”等表述為錯誤信息,應以高權威定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伯父(bó fù)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父親的兄弟。下面是關于伯父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伯父的拆分部首是“父”,屬于父系親屬詞。它的筆畫數為十五,比較複雜。
【來源】
伯父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是根據家族的稱謂和親屬關系而來的。在中國傳統家族制度中,伯父是父親的哥哥,是家族中地位較高的長輩。
【繁體】
在繁體字中,伯父的寫法保持不變,依然是「伯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伯父可能有多種不同的寫法。然而,主要的概念和含義保持一緻,表示父親的兄弟。
【例句】
1. 我的伯父今年已經六十歲了。
2. 我們全家人都尊敬我的伯父。
【組詞】
伯父可以與其他詞語一起組成新的詞語,例如:
1. 伯父伯母:表示父親的兄弟及其妻子。
2. 伯父家族:指由伯父所領導的家族。
【近義詞】
伯父的近義詞包括:
1. 叔父(shū fù):表示父親的弟弟。
2. 舅父(jiù fù):表示母親的兄弟。
【反義詞】
伯父的反義詞是父親的兒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堂兄弟。
希望以上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