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制的臼。 劉白羽 《熱情的歌聲沒有停止》:“婦女們從水井邊頂着水甕回來,然後高舉着木杵在巨大的木臼裡搗米。”
“木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解釋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木臼指木制的臼,是古代用于加工谷物的傳統工具,通常與木杵配合使用,通過捶打或研磨去除谷物外殼或制作食物。
多為細腰型木制容器,選用楠木、樟木等堅硬木材刳制而成,分為口闊底細或口細低腰等不同形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地區的具體使用場景或文化背景,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民俗記錄或文學作品。
木臼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一種用木頭制成的磨碎食物的器具。它由“木”和“臼”兩個部分組成。
木臼的部首是“木”,表示與木材有關。它的總筆畫數為9。
木臼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一種古老的食物加工工具。在古時候,人們使用木臼來磨碎谷物、豆類等食物,用于制作面粉、醬料等。
在繁體字中,木臼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木臼的漢字寫法稍有不同。古時候的寫法為“木灬兒一”,其中的“灬”代表火,表示與火有關的東西。
1. 奶奶用木臼将玉米磨成粉,做了一碗美味的玉米粥。
2. 農村裡的人們仍然保留着使用木臼磨碎食物的傳統。
木臼并沒有太多的組詞,因為它通常作為一個單獨的物品使用。
木臼的近義詞可以是“石臼”,表示一種用石頭制成的磨碎食物的器具。
木臼的反義詞可以是“機器”,表示使用電力或其他動力來磨碎食物的機械設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