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制的臼。 刘白羽 《热情的歌声没有停止》:“妇女们从水井边顶着水瓮回来,然后高举着木杵在巨大的木臼里捣米。”
木臼是由木质材料制成的传统舂捣器具,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物理撞击实现谷物脱壳或药材粉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木制凹形容器,配合杵使用,用于加工粮食或药物"商务印书馆,2020年。该器具由"木"与"臼"两个构字部件组成,"木"指代制作材质,"臼"在《说文解字》中释为"舂臼也,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中华书局,1963年,揭示其形制演变过程。
考古发现证实,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质杵臼距今约7000年,印证《周易·系辞下》"断木为杵,掘地为臼"的记载文物出版社,1978年。在应用层面,《浙江通志·物产志》详细记载明清时期木臼在江南稻作区的使用场景,包括粳米脱壳、年糕制作及中药炮制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民俗学者王尧在《民俗器具与生活记忆》中指出,闽南地区至今保留婚俗中将木臼作为嫁妆的习俗,象征五谷丰登的生活祈愿民俗文化出版社,2018年。
“木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解释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木臼指木制的臼,是古代用于加工谷物的传统工具,通常与木杵配合使用,通过捶打或研磨去除谷物外壳或制作食物。
多为细腰型木制容器,选用楠木、樟木等坚硬木材刳制而成,分为口阔底细或口细低腰等不同形态。
如需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的具体使用场景或文化背景,可参考上述来源中的民俗记录或文学作品。
百听不厌八诀包荒饱览弊薮碧漾大头小尾典策斗进独觉峨眉宝光飞蛩丰下凤穴改梁换柱概要甘膏感移共持公仪退食广寒故端孤幼旱情货卜假号讲解员嚼囓金蕉叶空阔兰薄栏柜岭海黎彦禄命吕武操莽猛决免罢弄说烹爕破舌弃孩认知腮庞三内散释市司石枕私树死重泰山踏曲天至跳跃器秃头图纸完局渥绛乌鹊香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