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脾氣。《石點頭》第十二回:“可知有你這歪老貨搬弄,緻使我家娘一向使心彆氣。”
“使心别氣”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shǐ xīn bié qì,其核心含義是發脾氣。以下是詳細解釋:
建議在古籍閱讀或文學創作中參考此詞,日常交流更推薦“發脾氣”“動怒”等通俗表達。
使心别氣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讓自己的心境擺脫煩惱和憤怒。它由兩個部分組成:使心和别氣。
拆分部首和筆畫:
使:部首示田,總筆畫數為8;
心:部首示心,總筆畫數為4;
别:部首示刀,總筆畫數為7;
氣:部首示氣,總筆畫數為4。
這個成語源自《論語·衛靈公》中的一句話:「使我不得大聞于天下之君,使小人得志也。」後來成為了表示内心調整和擺脫煩惱的成語。
繁體字形為「使心別氣」。
在古時候,「氣」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常用的寫法是「氣」。另外,「别」字的古代寫法是「彆」。
例句:
1. 忍讓他人的不公,使心别氣。
2. 遇到挫折與困難時,要學會使心别氣,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态。
組詞:
1. 激人心氣
2. 勁氣
3. 心志
4. 心态
5. 心緒
近義詞:
1. 平心靜氣
2. 心平氣和
3. 心境開闊
4. 心曠神怡
反義詞:
1. 心生怨氣
2. 心煩意亂
3. 心緒不甯
4. 心情壓抑
以上就是關于「使心别氣」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