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疊字詩的意思、疊字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疊字詩的解釋

動用疊字表達思想感情的詩。 清 趙翼 《陔馀叢考·疊字詩》:“疊字詩‘ 河 水洋洋,北流活活’等句,連用六疊,此為創體……後人遂轉有以此為工。有一句疊三字者, 吳融 《秋樹》詩雲‘一聲南鴈已先紅,槭槭凄凄葉葉同’是也;有一句内連三字者,如 劉駕 雲‘樹樹樹梢啼曉鶯,夜夜夜深聞子規’是也;有兩句連三字者,如 白樂天 雲‘新詩三十軸,軸軸金玉聲’是也;有兩句疊四字者,如 柳子厚 詩雲‘ 柳州 柳 刺史,種柳 柳江 邊’是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疊字詩是中國古典詩歌中一種特殊的修辭形式,指通過連續或間隔重複使用同一漢字(或詞語)來增強語言韻律、深化情感表達的詩體。其核心特點在于利用漢字的音形義多重特性,構建回環往複的審美效果。例如李清照《聲聲慢》開篇“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即連用七組疊字,強化了愁緒的遞進層次。

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分析,疊字詩可分為兩類結構:一是單字疊用,如《詩經·衛風》中“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的“洋洋”“活活”模拟水勢;二是雙字疊用,如杜甫《曲江二首》“穿花蛱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中的“深深”“款款”描摹動态細節。這種手法通過字形重複形成視覺對稱,通過語音複沓産生節奏感,符合《漢語大詞典》對“疊字”定義為“同一字重疊使用以成文”的闡釋。

權威研究顯示,疊字詩在南北朝時期已趨成熟,至唐宋達到藝術高峰。宋代詞學家張炎在《詞源》中評價疊字“如明珠走盤,圓轉可觀”,強調其聲律價值。現代學者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指出,疊字既能補足音節空缺,又能通過密度變化調節詩意濃度,例如範仲淹《蘇幕遮》“碧雲天,黃葉地”以簡練疊字勾勒秋景輪廓。

參考文獻:

  1. 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第7版)
  2. 中華書局《王力漢語詩律學》

網絡擴展解釋

疊字詩是一種通過重複使用相同字詞構成詩句的詩歌形式,其核心特點及賞析價值可歸納如下:

一、定義與結構

疊字詩指詩中部分或全部句子由疊字組成。疊字即兩個相同字重疊構成的詞,又稱“重言詞”。例如李清照《聲聲慢》開篇“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連續七組疊字強化情感層次。

二、主要類型

  1. 拆字疊:如元代王實甫《十二月過堯民歌》中“自别後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通過疊字描繪山水連綿之态。
  2. 回文疊:常見于回文詩中,字序正反皆可讀。
  3. 雙字疊:如清代吳承勳《鬓雲松令》中“一樹梧桐,一樹梧桐影”,通過重複營造意境。

三、藝術效果

四、曆史發展

起源于《詩經》,唐代開始形成獨立詩體,宋代李清照将其推向高峰,元代發展為曲體形式。清代趙翼《陔馀叢考》系統梳理了疊字詩的演變脈絡。

若需更多經典案例,可參考《全唐詩》或《宋詞鑒賞辭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礙難從命逼汗草步落稽才悟長麾出見打滾呆憨道程大宛鬥鹌鹑鵝膏蕈封疆畫界拂暑公牍官報孤寒圜府焦化基床解氣紀綱人論金柈疾雨暴風跼蹜開口銷款至苦覓良商聊天兒令人發指林覺民論禅盧生蠻做冒險家密密匝匝冥然兀坐密折納衣凝堅跑馬燈陪從胚軸平安區田任車戎葵世儒殊土司馬牛之歎嘽咺天顯桐爨外廂濰坊市幄幕午時茶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