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榮的寄托。指重任。 唐 皎然 《贈李中丞洪》詩:“深沉閫外略,奕世當榮寄。”
榮寄是古漢語複合詞,由“榮”與“寄”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因受重任或高位而獲得的榮耀與寄托,常用于表達對他人身負要職的尊稱或贊譽。
榮(榮)
本義指草木繁盛,引申為顯赫、光彩、尊貴。《說文解字》釋:“榮,桐木也”,後泛指興盛、榮譽。如“榮耀”“榮任”均強調地位或成就帶來的尊顯。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
寄(寄)
本義為托付、依附,《說文解字》注:“寄,托也”。引申為寄托責任、使命,如“寄命”指托付重任。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
“榮寄”融合二字内涵,特指因承擔重要職務而獲得的榮譽與責任,強調職位帶來的社會聲望與使命寄托。例如:
例證:唐代柳宗元《謝李吉甫相公示手劄啟》雲:“榮寄所迫,竭誠自勵。”
釋義:因身負重任(榮寄)的督促,必須竭盡忠誠、自我勉勵。
來源:柳宗元《柳河東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榮寄”為:“光榮的寄托;尊貴的職任。”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2年。
《古代漢語詞典》
注:“榮寄,榮耀的托付。指重要的官職或使命。”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4年。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書或尊稱他人職位,如:
現代漢語中雖少用,但“榮任”“肩負重任”等詞仍延續其“榮譽與責任并存”的語義内核。
“榮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一定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兩個角度理解:
基本解釋:由“榮”(榮譽、光榮)和“寄”(寄托、傳遞)組成,表示通過榮譽彰顯個人價值,以聲名傳遞影響力。常用于贊美他人在特定領域的成就,或鼓勵追求更高目标。
使用場景:
在唐代詩歌中,“榮寄”被引申為“光榮的寄托”或“重任”。例如皎然《贈李中丞洪》中的“深沉閫外略,奕世當榮寄”,此處“榮寄”指家族世代承擔的重要職責。
百度曹操操斧伐柯池塹羝氲東橫東那西辏訛風奮厲感耳趕露敢怨而不敢言根勘隔子關乎灌激顧反滑甘狐冰會推獲者狐裘羔袖蹇厄監锢肩甲蹇缺蛣蜋皮金錢松就時聚麀魁堆攔門鐘連句犂眉騧領講慢說懵懵棉衣磨泐木栅門浦溆千裡草七九青鬒窮绌契契戎狄三綱五常上鹹五,下登三申着示波器視偉説方便束手就斃唆撥騰激佻橫為善最樂相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