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柏林大學的意思、柏林大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柏林大學的解釋

德國的大學。1809年創建于柏林。設有馬克思列甯主義哲學、法律、曆史、經濟、外國語、語文學和德語研究、亞洲研究、心理學、犯罪學、教育、體育、神學、美學和藝術、科學理論和組織、數學、物理、電子學、化學、生物、地理、園藝、植物栽培、營養和食品工藝學、醫學、畜牧和獸醫等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柏林大學是德國曆史悠久的綜合性高等學府,其名稱在不同曆史階段有所變化。根據《世界教育大辭典》記載,該校全稱原為"弗裡德裡希·威廉大學",創建于1810年,1949年更名為"洪堡大學"以紀念創辦者威廉·馮·洪堡。作為現代研究型大學的典範,其創立的"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模式(史稱"洪堡模式")深刻影響了全球高等教育體系。

從學科建設角度,《德國大學史》指出該校在19世紀率先設立化學實驗室、物理研究所等現代科研機構,推動自然科學學科獨立發展。哲學系更培育出黑格爾、費爾巴哈等思想巨匠,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卡爾·馬克思曾在此攻讀博士學位。

根據洪堡大學官網檔案,該校現有11個學院涵蓋人文、社會、自然、醫學等領域,擁有57位諾貝爾獎得主校友,包括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量子力學奠基人普朗克。其主樓至今保留1810年建校時的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被列入柏林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錄。

當代發展方面,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數據顯示,該校在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前100強,尤以文學、考古學、物理學見長。其圖書館系統藏書量逾650萬冊,包含16世紀路德宗教改革時期手稿等珍貴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柏林大學(Universität zu Berlin)是德國曆史悠久的綜合性高等學府,其名稱和内涵在不同曆史階段有所演變。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曆史背景與創建

柏林大學由普魯士王國教育改革家威廉·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于1809年籌建,1810年10月正式開學,原名“柏林弗裡特裡希-威廉大學”。它被視為現代大學制度的奠基者,強調“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洪堡模式,對全球高等教育産生深遠影響。

2.學科設置與學術貢獻

建校初期設哲學、法學、醫學、神學四大學科,後擴展至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領域,如馬克思列甯主義哲學、法律、曆史、物理、化學、醫學等。1842年創建德國首個物理實驗室,吸引了黑格爾、費希特等學者任教,推動科學理論和學科創新。

3.分裂與後續發展

二戰後,柏林因冷戰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4.地位與影響

柏林大學被譽為“人類教育和科學發展史上的裡程碑”,其倡導的學術自由、科研獨立等理念成為現代大學核心精神。洪堡兄弟的辦學思想(如通識教育、跨學科研究)至今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參考。

5.其他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學科列表或曆史事件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如、5、8)。

别人正在浏覽...

保識辯問鄙劣沉穩斥仙寸介當本悼喪打鐵趁熱雕胡低首下心底作繁促繁人風能風檐寸晷分殲戰覆颠鈎求灌辟鼓籥海鮮嗥嘶黃衣火泉鹣鹣交和噍駡忌疾進艸金橙卷次眷聚絶賣開金橋口疳老火了的淋漉鳴雨民師墨試南首泥工秦人策欽若少東家神而明之使官世相碩腹賈通昽窪坳玩適婉瘱小衆绤絺席端洗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