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首下心的意思、低首下心的詳細解釋
低首下心的解釋
[obsequiously submissive] 下心:屈服于人。形容俯首聽命的樣子
刺史雖驽弱,亦安肯為鳄魚低首下心。——唐· 韓愈《祭鳄魚文》
詳細解釋
形容屈服順從。 唐 韓愈 《祭鳄魚文》:“刺史雖駑弱,亦安肯為鰐魚低首下心,伈伈睍睍,為民吏羞,以偷活於此邪?” 太平天囯 楊秀清 蕭朝貴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妖胡虐焰燔蒼穹,淫毒穢宸極,腥風播于四海,妖氣慘于五胡,而 中國 之人,反低首下心,甘為臣僕。” 高雲覽 《小城春秋》第三七章:“任何男子沒有不對年輕美麗的女子低首下心的。”
詞語分解
- 低首的解釋 .低頭。恭順貌。《史記·平準書》:“而富商大賈或蹛財役貧,轉轂百數,廢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給。”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狀》:“太尉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氣卑弱,未嘗以色待物。”.低頭。羞愧
- 下心的解釋 屈意從人。 明 李贽 《定林庵記》:“肯俯首下心,歸禮窮士,日倚簷楹,欣樂而忘其身之賤,必欲為聖人然後已者耶!”《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即不然,也該低首下心,先保全了太公,然後布告天下,問罪興師。
網絡擴展解釋
“低首下心”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釋義
指屈服順從、俯首聽命的樣子,常用于形容因畏懼權威或壓力而被迫表現出卑微态度。其字面含義為“低頭屈服于他人心意”,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
出處與背景
該成語最早出自唐代韓愈的《鳄魚文》:“刺史雖驽弱,亦安肯為鳄魚低首下心,伈伈睍睍,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韓愈借此表達自己即便能力有限,也不會向鳄魚(象征惡勢力)屈服的決心。後世引申為對強權的被動順從。
語法與用法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低首”和“下心”兩部分組成,均表示屈服。
- 詞性:多作謂語或定語,如“他低首下心地看着上司的臉色辦事”。
- 情感色彩:含貶義,暗含無奈或喪失尊嚴的意味。
例句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中:“也不愁姑娘不低首下心的誠服首肯。”
- 現代用法示例:“他雖不甘心,卻隻能低首下心接受安排。”
近義詞
- 低眉順眼:形容馴服、順從的神态。
- 俯首帖耳:強調完全聽從、不敢反抗。
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韓愈《鳄魚文》原文,或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
網絡擴展解釋二
低首下心一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态度謙卑、誠懇而虛心,接受指導或接受他人的意見。
拆分部首和筆畫:
- 低:人偏旁 + 土部,共五畫。
- 首:頁部,共九畫。
- 下:一般來說是辶部 + 巳部,共五畫。
- 心:心部,共四畫。
來源:
《低首下心》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徐渭的《蜈蚣詞》中,并且經過了後來的流傳和廣泛使用。
繁體:
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低首下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會有一些差異,但是《低首下心》這個成語在古時的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
例句:
他對待老師非常低首下心,積極聽取老師的教導。
他在工作中低首下心,虛心接受同事的建議。
組詞:
謙恭、虛心、恭敬、卑躬屈膝、心懷敬意。
近義詞:
謙虛、恭敬、順從、謙遜。
反義詞:
驕傲、自大、高傲、不屈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