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端的意思、席端的詳細解釋
席端的解釋
坐席的首位。《儀禮·鄉飲酒禮》:“司正升立於席端。”《禮記·曲禮上》“羣居五人則長者必異席” 唐 賈公彥 疏:“古者地敷席而容四人,四人則推長者居席端。若有五人會,應一人别席,因推長者一人為異席也。”
詞語分解
- 席的解釋 席 í 用草或葦子編成的成片的東西,古人用以坐、卧,現通常用來鋪床或炕等:席子。草席。葦席。竹席。涼席。席地而坐。席卷(僴 )。 座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 酒筵,成桌的飯菜:筵席。宴席。酒席。
- 端的解釋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麗。端然。端莊。端秀。端靜。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頭:端的(?)(a.事情的經過,
網絡擴展解釋
“席端”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坐席的首位,尤其與禮儀場合的座次安排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席”指鋪陳的坐具,“端”即首端或頂端,合指座席中最尊貴的位置。在古代宴會或集會中,主賓或地位最高者通常被安排在此處。
2.禮儀場景中的應用
- 《儀禮》記載:如《鄉飲酒禮》提到“司正升立于席端”,表明司正(主持禮儀者)需站立于席首,體現儀式規範性。
- 座次規則:古時地面鋪席,每席容納四人,四人中年長者居席端;若五人同席,則需另設一席,并推舉長者坐新席的首位(《禮記·曲禮上》賈公彥疏)。
3.延伸含義
-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主持宴會或會議的職位”,但此用法更接近對“席端”功能的描述,而非直接指代職位本身。
4.相關文化背景
- 古代座次體現嚴格的尊卑秩序,“席端”的設定反映了傳統禮制中對長幼、主客關系的重視。
“席端”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禮儀中的尊位,需結合具體文獻和場景理解。若需進一步探讨其引申義或成語用法,建議參考更多權威古籍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席端的意思
席端是一個漢字詞語,多用作謙辭,表示請坐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席(左右結構):左邊是帀部,右邊是及。
筆畫數:席-帀(5畫)+及(2畫)=7畫。
來源
席端的來源比較簡單,"席"是指坐的座位,"端"是請人端坐的意思,合起來就是請坐的意思。
繁體
席端的繁體字為「蓆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對于席端的寫法和現代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仍然可以辨認。例如,席可以寫作「蓆」,端可以寫作「耑」。
例句
請坐!讓我給您沖杯茶。
組詞
席高、席椅、正席、坐席、客席
近義詞
請座、請坐
反義詞
起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