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粱的古名。《廣雅·釋草》:“藋粱,木稷也。” 王念孫 疏證:“今之高粱,古之稷也。 秦 漢 以來,誤以粱為稷,而高粱遂别名木稷矣。又謂之蜀黍。 王禎 《農書》雲:‘蜀黍,一名高粱……一名木稷。’”《太平禦覽》卷八三九引 晉 郭義恭 《廣志》:“楊禾,似藋粒細也,折右炊,停即牙生,此中國巴禾,木稷也。”
“木稷”是一個具有曆史淵源和多重含義的詞語,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木稷是高粱的古稱,這一解釋在《廣雅·釋草》、王念孫《疏證》等古籍中均有記載。古代因對“稷”的認知差異,高粱逐漸被稱為“木稷”或“蜀黍”,例如《農書》提到:“蜀黍,一名高粱……一名木稷”。
現代資料補充了木稷的生物學特征:
木稷籽被用于制作天然寝具,其特性包括:
古代“木稷”一詞也用于比喻豐收或事業成功,如《廣志》中描述其為“楊禾”,象征莊稼茁壯生長。
“木稷”既承載了古代對高粱的命名,又衍生出現代對特定植物及其制品的描述。若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或現代産品詳情,可參考《農書》《廣雅》等文獻,或查閱木稷寝具相關說明。
《木稷》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有着豐富的含義。它既指一種農作物,也可指莊稼的收獲。此外,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木稷還常用來比喻君主的德行和治理國家的能力。
根據《康熙字典》的拆分規則,木稷的部首分别是木和禾。其中,木部是主要部首,表示這個字與木有關;禾部則是次要部首,表示有禾類作物或農業相關。
按照筆畫計算,木稷總共有12畫。
《木稷》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尚書》這部古代經典中。據傳,稷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谷物,相當于現代稻谷的一種。古人常用木稷來代指莊稼、谷物的收成。
在繁體字中,木稷保留了其原始漢字的形态,沒有明顯的變化。
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古代的木稷字形為:“䈹稷”或“㰤稷”,其中稷的字形較為複雜,包括了“禾”、“⺷”、“土”等多個部首。
1. 豐收年年,農民們欣喜地看着田裡金黃的木稷。
2. 君主應當像木稷一樣,善待百姓,使國家繁榮昌盛。
木稷在組詞中可以與其他漢字搭配使用,例如:
1. 木質(指由木頭制成的)
2. 稷麥(稷的另一種稱謂,指特定的一種小麥)
3. 稷米(指從稷中提煉出的谷物)
近義詞:禾稻、谷物
反義詞:莊稼收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