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鎖子骨的意思、鎖子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鎖子骨的解釋

亦作“鏁子骨”。1.見“ 鎖骨 ”。

(2).相傳 唐 大曆 時, 延州 一婦人死,有西域胡僧敬禮焚香、圍繞贊歎于其墓,謂彼即鎖骨菩薩。“衆人即開墓,視遍身之骨,鈎結皆如鎖狀,果如僧言。州人異之,為設大齋,起塔焉。”見 唐 李複言 《續玄怪錄·延州婦人》。因指得道之人聯結如鎖狀的骨節。 唐 李繁 《邺侯外傳》:“ 李泌 辟穀,身輕,能行屏風上。每導引,骨節珊然有聲,謂之鎖子骨。”一本作“鏁子骨”。 宋 黃庭堅 《戲答陳季長寄黃州山中連理枝》詩之二:“ 金沙 灘頭鎖子骨,不妨隨俗蹔嬋娟。” 清 趙翼 《石女歌》:“偏有金剛不壞身,幻出嬋娟鎖子骨。”亦省作“ 鎖骨 ”。 唐 張讀 《宣室志》卷七:“夫鎖骨連絡如蔓,故動搖肢體,則有清越之聲,固其然也。昔聞佛氏書言,佛身有舍利骨,菩薩之身有鎖骨。” 宋 蘇轼 《書黁公詩後》詩:“霜顱隱白毫,鎖骨埋青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鎖子骨”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

1.解剖學含義

指人體胸腔前上部的骨骼,即現代醫學中的“鎖骨”。其呈S形,左右各一塊,内端連接胸骨,外端連接肩胛骨。這一名稱在古代醫學典籍中已有記載,如《醫宗金鑒》稱其為“鎖子骨”,描述其位置和功能。

2.宗教/文學意象

源自唐代傳說,指得道之人骨節聯結如鎖鍊的形态。據唐李複言《續玄怪錄·延州婦人》記載,一婦人死後被西域胡僧稱為“鎖骨菩薩”,開墓後見其骨節鈎結如鎖狀,遂建塔供奉。此意象常被用于佛教文化中,象征修行者的超凡特質。

補充說明

兩種含義的關聯性在于“鎖狀”形态的類比:解剖學中鎖骨的S形彎曲,與傳說中骨骼鈎結如鎖鍊的形态相似,因此得名。需注意實際人體鎖骨并非真正“鎖子”結構,傳說更多是文學化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鎖子骨:詞義解釋

《鎖子骨》這個詞指的是人體的鎖骨,也叫鎖胸。鎖子骨是人體骨骼的一部分,位于胸骨兩側,連接上肩胛骨,形狀像一個“鎖”字,故得此名。

拆分部首和筆畫

《鎖子骨》的拆分部首是金字旁,鎖子骨的拆分筆畫為12畫。

來源和繁體

《鎖子骨》這個詞是現代漢語詞彙,來源于人體骨骼結構的形象描述。在繁體字中,鎖子骨的寫法為「鎖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鎖子骨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根據目前的資料,無法準确了解古代漢字中鎖子骨的具體寫法。

例句

1. 她優美的舞姿展現得淋漓盡緻,鎖子骨若隱若現。

2. 我摔倒了,導緻鎖子骨骨折,需要休息一段時間。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鎖骨頭、鎖骨骨折、鎖骨疼痛

近義詞:肩胛骨、胸鎖肌

反義詞:骨折愈合、骨折複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